
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精神——访海南省三江监狱民警刘华成
2014年1月,海南省三江监狱民警刘华成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劳教(戒毒)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2月,被海南省司法厅评为“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标兵”。1989年至今,刘华成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8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十多次获得嘉奖。
对待工作他严格认真
无论在部队服役还是转业到地方,刘华成一直奋斗在基层一线,忠诚履职、爱岗敬业。海南省三江监狱第三监区监区长伍长君介绍说,刚来三江监狱时,刘华成被分到第三监区。在这里做服装来料加工生产,刚开始他甚至不懂缝纫机等设备的使用,业务素质欠佳。刘华成的狱警之路也正是这样艰难起步的。为尽快适应新岗位,刘华成每天起早贪黑,周末加班,不断给自己压力,不到半年时间就掌握了监管基本常识和服装来料加工生产流程,生产车间成为他的“第二个家”。
“直接管理的罪犯不得超过警察10步之外。”刘华成当初提出的这个管理方法成了服装来料加工生产现场的一项不成文规定。据了解,海南省三江监狱第三监区负责服装来料加工,现场工种多、工序杂、劳动岗位分工细,服刑人员经常被分散多处劳动,管理时常出现空白。“监狱警察是看‘老虎’的,只要有服刑人员劳动的地方就必须有警察在场。”这是时任第三监区副监区长的刘华成坚持的铁定原则。为达到“监管无死角”,他时常放弃轮休亲自顶班带队,确保监狱安全与生产秩序的双重效益。
对待服刑人员他关心体贴
在海南省三江监狱第三监区纪委副书记杨益乐眼中,刘华成处处关心体贴服刑人员的“认真劲”也是出了名的。在组织服刑人员搞服装来料加工的过程中,他会亲自发放工具、检查生产设备,每次让服刑人员戴上口罩再干,确保安全。刘华成告诉记者,“每当看到服刑人员重获新生,看到监狱工作发展,我从内心得到了满足和喜悦。”
“监狱里有些‘三无’服刑人员,刘华成了解他们的情况后,经常给他们汇钱,我们也是和服刑人员沟通时才知道的。”三江监狱科员张新庄说。已经服刑12年多的李某年轻时落下腰椎疾病,年纪大了经常发作,刘华成得知后,买来药膏和活络油,让李某按时揉擦。服刑人员严某因刑期长又从小失去了父爱,性格变得怪僻,情绪变化无常。刘华成了解后,制定了详细帮扶计划,经常找到严某谈理想、谈家人,逐渐帮严某重新树立了改造的信心。
18年如一日,照顾残疾退伍军人
1996年夏,时任武警海南总队一支队副食品基地主任的刘华成,被部队分到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国有红明农场轮训,偶然得知退伍军人李定良因施工塌方导致下半身终身残疾,便前去看望。见到李家院墙低矮破落,屋内陈设简陋,李定良的妻子郑兰芳也因长期照料老伴,已经患上了慢性结肠炎和胃炎,收入微薄。刘华成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李定良,也获得了妻子农彩秀的支持。
从那以后,他始终坚持每个月、逢年过节都要骑行30余公里去看李定良夫妇,帮助两位老人。刘华成两口子就像是李定良家的“儿子儿媳”。李定良家没有厕所,每当要“方便”时,刘华成就背起他到几十米开外的厕所,一去一回,李定良汗流浃背。农彩秀下岗多年,家里开支全靠刘华成一人的工资维持。接受采访时,农彩秀对记者说:“嫁给刘华成,是我这辈子的荣幸,所以我全力支持他。能给别人带来幸福,我们也很幸福。”
同事们得知刘华成18年来一直照顾李定良后,也自发经常去看望照顾李定良,“我们是刘华成的战友,应该帮他分担。”三江监狱政治处主任胡国良说。“对于刘华成坚持多年认真照顾残疾人的事,很多人也有种种猜测,有人说刘华成是个大傻瓜,也有人说刘华成另有所图,但更多的是夸奖和投去赞赏的目光。”海南省三江监狱第三监区副监区长陈基宁介绍说。
走进海南红明农场退伍军人李定良家,刚被台风肆掠的房屋重新盖上了新瓦片,“客厅”摆放着一些农具和一台冰箱,卧室里有几件简陋的家具和一台电视机,“这多亏刘华成的帮助。”李定良说。
记者在海南省三江监狱采访时,该监狱第三监区教导员杨孚文动情地说。“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精神。作为一名基层普通民警,刘华成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誓言,却用自己的忠诚、信念和执著,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10年,用心弹唱着璀璨人生的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