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营一村的民主法治变化

“我相信,在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能为村民营造一个安居乐业、和谐民主的社会环境。”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党支部书记庞强坚定地说。

 

在北京市顺义区,有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镇。该镇自古商贾云集,购销两旺,是远近闻名的“京北第一重镇”——顺义区高丽营镇。

高丽营镇一村(下称“一村”),坐落在高丽营镇政府西北5公里处,毗邻六环路和京承高速路,全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通讯便利,共有836人。

近年来,一村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强化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村级调解组织的作用,使全村有了新面貌,环境变好了,村民收入增加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环境大变样

走进一村,宽阔整洁的马路从村口延伸开去,村里空闲的土地都被绿色植物所覆盖着,村民的房屋外墙统一刷上了颜色漂亮的墙漆,虫鸣鸟叫此起彼伏。

提起一村的环境,村里绝大多数村民都会兴奋地谈起这几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村党支部书记庞强告诉记者,以前的一村可不是现在所看到的这副模样。

“道路两边全是村民乱堆乱放的东西,砖瓦柴草什么都有,街道上面尘土飞扬。村西边有一条水沟,常年没人清理,从我小的时候就是一条臭水沟。那时候的环境别提有多差了。”说起以前的环境,庞强不住地摇头。

为了能够彻底让一村“变个样”,也让村民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庞强和村两委班子决定对村里的环境进行整改。不过在刚开始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困难。

2012年,一村正在积极建设市级生态村,对于环境有很高的要求,旱厕既不美观又有味道,成了首要整治的对象。可要拆自家厕所,大家都不太乐意,事情就这么僵持下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村的党支部领导班子没少开会做动员,不过效果并不好。

为了让村民愿意拆除旱厕,庞强许诺拆后会帮忙修建一个新的厕所。可就这一句承诺,又“惹”出了不少“事”。“有的人提出要一个新式的厕所,有的还提出便池必须得要瓷质的还要镶一个外边,提什么要求的都有。”

“让村民改变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一家一家去做工作。也遇到过特别‘顽固’的,做不通也得做,一次不行就两次。不管怎么说,最终大家都接受了我们的建议,村里开始变得规整洁净起来。”庞强说。

如今,村里空闲的土地上几乎全部都种上了绿树;村西边的臭水沟也变得清澈起来;村南边还新修建了一个荷花池,每到盛夏,满池荷花竞相盛开;村委会对面建成了一个健身的小广场;篮球场也投入了使用;今年冬天起,村民家里的老式炉灶也将全部更换成节能环保无烟煤。

作为书记助理的大学生村官王丽来到一村已经4年了,对于这几年村里的变化,王丽看在眼里。“刚来到一村的时候环境很不好,街道很杂乱,沟里的水也脏,现如今真的是大变样,环境好心情也好,村民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纠纷不出村

身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庞强可谓是大小事都操着心。谁家盖新房了要找他,结婚生子摆酒席了要找他,邻里之间有了矛盾纠纷还会找他。尽管忙碌,但是庞强从没有抱怨过一句。“我今年已经60岁了,还在这个位子上,不为名不为利,就是要为民。”

有一天,村里一户人家发现自家的院墙外面多出了一堆沙子,既阻挡了道路又影响了大环境美观,却不知道沙子的“主人”是谁。为此,作为村支部书记的庞强询问了周围几户人家,都说沙子不是自己家的。

为了环境,无奈之下庞强只好叫人先把沙子清理到别处。最后,在打了无数遍电话确认之后,终于找到了沙子的主人。原以为这下就能解决问题了,可没想到对方却出了难题。

“他说我私自把他的沙子给推走了,得给他还回去,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损失还必须要补上。”庞强颇为无奈地说,“最后我还给他承诺,如果还不够仍可以来找我。这才算解决了。”

还有一次,村里有一处水泥路面下的自来水管漏水,维修工人一直没有时间过来修,又恰逢周五,工人承诺周一一上班就修。可看着一直流淌的水,又加上天气预报说晚间会有大雨,急脾气的庞强无论如何也不能等到周一。于是他自己联系铲车、联系工人,冒着雨,坚持把水管修好了。

有人对他的做法并不理解,觉得他没必要费这么大劲儿去做这些事。可庞强却认为,身为一村的书记,就是要为全村人服务,用他的话说:“为大家办事不讲理由,要是下雨就可以不去做,天太热也可以不去做,天太冷还可以不做,那该什么时候做呢?”

77岁的种宝山是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提起庞强和这一届的村干部们,他夸赞有加:“大家都信任他们,大事小事愿意找他们去办,也相信他们一定能办好。”

平日里庞强一有时间就会到村里各处转转看看,碰上谁家有困难或者纠纷就马上帮忙解决,尽量不拖延。村里有什么大事,他也都会召集村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讨决定。

“一村把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村委会设立调解室,安排专门的调解员与调解联络员,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并及时化解。尽量做到一般民间纠纷不出村委会,较大的疑难纠纷不出司法所。”庞强说。

庞强介绍,村里利用公开栏,将村务、财务及党务公布上墙,并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形式,深入详实地公开。同时,村“两委”在办理所有的村级事务中,尊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群众要求的积极做,群众同意的认真办,群众想不通的缓办,群众不同意的坚持不办。

正是由于这些政策,使得村民对于一村的治理非常满意。“有的村里的上访户非常多,但是在一村,我可以保证上访率是零!”庞强自豪地说。

幸福指数升

生活越来越富裕了。这是一村老百姓最近几年最大的感触。由于村里会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不论大小事都积极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大家伙儿齐心协力,整个村的发展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庞强上任的那一年,每年每个村民能够领到1050元钱,到了2013年,钱数已经变成了1750元。不仅如此,每年的妇女节、劳动节、春节等节假日,村民也都能领到一笔过节费或是实物福利。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还有150元的补助,而且计划今年还会再增加一些。

“这些钱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村里的效益好了,再加上国家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才能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生活越来越好。”庞强说。

他告诉记者,一村特别重视民主监督,保障群众的监督权。村里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组长由村民代表担任,掌管民主理财专用章。每月月底,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里大小账目进行审核,下账的发票上都要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对于不合理的开支,理财小组有权拒绝盖章,不盖专用章的发票一律不准下账。当月账目情况,下月5日前一定张榜公开。

“每年年中还会开展‘述职述廉’活动,由村民代表对村干部勤政廉洁进行评议,并将评价结果公布。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庞强说。

王丽发现,最近几年生活富裕起来后,人们的空闲时间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更高了。

在一村村委会对面,有个小礼堂,里面经常会传来抑扬顿挫的戏曲声以及阵阵叫好声,爱好唱戏的村民会时常聚在一起唱几嗓子。庞强告诉记者,应他之邀,中国评剧院每年都会到一村来进行一次演出,非常受村民的喜爱。

礼堂两侧的过道边,一排桌子上摆着大大小小的剪纸画,这是村里之前请来的剪纸画大事创作的,目前村里已经有一些村民学会了这门艺术。到了晚上,各家各户的村民吃过晚饭后都会到小广场上休闲散步,伴着乐曲,广场舞的队伍也不断壮大……

“既然村民选了我,我就要为他们干点实事。一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我打心眼里开心。我相信,在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能为村民营造一个安居乐业、和谐民主的社会环境。”庞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