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权的司法保障是司法文明的核心标志
张文显出席并主持第10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龙时指出
本报讯(记者 钟安安) 10月15日,第10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龙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来自我国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主题,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深入研讨。
沙龙由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和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教授共同主持。
张文显对金杜明德法治沙龙作了简单介绍,并对本期主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之所以将“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确定为本期沙龙的主题,是基于三个层面的考虑。其一,法律的真谛在于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法治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其二,人权的司法保障是司法文明的核心标志,并为其注入强大动力;其三,人权的司法保障是中央所主导的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大任务,司法改革的最终成果都要落实到人权保障上。他表示,这一主题一经发布,即受到了法学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得到了我国老一代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刑事诉讼法》奠基人陈光中先生的大力支持,也希望各位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发表高见。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刑诉法学泰斗陈光中先生,围绕刑事领域的人权保障问题,从辩护制度、证人出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三个方面率先作了精彩发言。之后,与会专家围绕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难点、重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紧扣“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这一主题,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结合当前形势下的新动向、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专家的发言鞭辟入里,妙语连珠,会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沙龙现场除了中国政法大学的100多名师生外,还有来自北京其他高校的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