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宣言

2014917-18日,来自中国和非洲10个国家的120余名法学法律界和企业界代表,在北京出席由中国法学会举办的“国际投资贸易法律风险及对策——以非洲为视角”研讨会。

与会的中方企业界及法学法律界人士回顾了中非之间深厚的传统友谊;赞赏中非企业界和法律界为推动中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重申将坚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461”中非合作框架,全方位提升中非合作水平,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此,中国企业要抓住历史机遇,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积极参与非洲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重点加强同非洲的产业合作,实现中非产业战略对接,把中非友好事业推向前进,更好造福双方人民。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对于在非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达成下列共识:

——自觉遵守当地国家的法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公平竞争,用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促进非洲经济发展,造福当地人民。

——加快企业本地化进程,尽可能吸纳当地居民就业;尊重当地员工的文化差异、地方风俗和民族习惯,保障当地员工安全、健康条件和相应福利待遇。

——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防范工业污染,保护当地环境和自然资源,科学、合理、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资源、能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实现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加强对当地员工的培训,加大技术转让力度,分享技术与管理经验,增强非洲自我发展能力。

——关注当地民生并积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和支持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信息通讯、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大投入,惠及当地人民。

——热心当地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协助当地改善学校和医疗设施,提高教育普及率和人民健康水平。

以上共识得到与会非洲法学法律界和企业界人士的高度赞赏。中非法学法律界代表表示,愿意做出积极努力,为中非投资经贸合作创造公正高效的法律环境。相信在中非各国政府、企业界、法学法律界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一定会不断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201491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