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爆物品管理困局突围

河北赞皇“钻爆一体化”模式

 

    2014年以来,我国局部地区暴力恐怖事件频发,从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来看,暴恐势力有向内地渗透发展的趋势。危爆物品成为犯罪分子最想得到的暴力工具。

    河北省公安厅在赞皇县进行“钻爆一体化”试点工程,并获成功。

 

    刘彦芳至今记得2001316日,发生在石家庄棉三厂宿舍的那场特大爆炸事故。犯罪嫌疑人靳如超用非法购置的炸药,在不到1小时时间内,实施了多次爆炸,导致108人死亡。而后,靳如超连同向他兜售炸药的黑心老板,均被判处死刑。

  “其实,这样的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问题根源就在于危爆物品管理混乱,如果有一套完整的、没有漏洞的管理体制,悲剧或许就不会上演。”作为赞皇县公安局副局长的刘彦芳,仍觉得该案有太多遗憾。

  实际上,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在危爆物品管理以及治爆打非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心血,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社会公众面临的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一是新疆地区暴恐活动出现强烈反弹,二是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频发,三是带有明显治安特点的突发事故突出。”刘彦芳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这三种危害社会安全的方式,均与危爆物品有直接关系。”

  另外,这些危爆物品中最难管理的则是民用炸药,其在中国多用于矿产资源开发、大型工程建设以及公路建设等。而且民用炸药在储存、运输、使用上,也始终存在安全隐患,并十分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作案。

  今年3月份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河北省公安厅组织开展为期5个月的“爆破作业管理秩序和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时发现:各地在爆炸物品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最终,河北省公安厅决定,在赞皇县试点的“钻爆一体化”模式,要在全省逐步推进。记者采访获悉,该模式不仅在河北省属于首例,其实现的技术,在全国也尚属前列。

棘手的爆炸物品管理

    河北省公安厅经过5个月的“爆破作业管理秩序和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看到:爆炸物品管理工作仍然非常棘手。

  记者从警方获悉,河北省爆炸物品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公安机关实施相关涉爆许可、备案管理工作不规范。“言外之意是,这项工作在源头上没有把控好。”当地警方人士透露说。

  其次,有的官方部门,在工程项目备案中排斥外地企业,甚至要求外地爆破作业单位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必须接受当地爆破作业单位服务,指定或要求爆破作业单位从本地民爆经营企业购买,侵害涉爆企业自主选择购买民爆物品的合法权益。

  另外,该省在民爆储存库治安防范验收中也缺乏有效监管和指导,甚至有的爆破作业单位在提供爆破服务中,还存在人员“挂靠”等违规问题。

  最严重的还有,一些爆破作业单位按炸药使用量收取服务费,致使在爆破作业中多装药或者使用质量不好的炸药,并通过多使用炸药来多收取爆破服务费,不仅侵害矿山企业利益,还增加爆破安全事故隐患。

  为了“治愈”这些弊病,河北省公安厅在814日专门下发通知,要彻底根治。

  需要指出的是,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爆破作业中,普遍存在的潜规则是:业主方自行钻孔。但这种模式会暴露出责任不清、安全隐患大等短板。

  也有的业主方雇佣了爆破公司实施“爆破服务一体化”,但这些公司多采用的“峒采模式”存在诸多危险。

  警方人士介绍,“由于爆破员业务素质不高、井下爆破作业危险性大等特点,‘峒采’普遍存在着爆破员不亲自下井实施爆破作业,在安检室、井口将民爆物品交由井下矿工代其实施爆破等现象。”

  面对多重隐患,河北省公安厅下决心要“在全省逐步推进爆破作业单位自行钻孔实施爆破的‘钻爆一体化’作业模式”。

  “201551日起,全省所有露天爆破作业必须实行钻爆一体化爆破作业,否则一律不得施工。”河北省公安厅消息称。

何为“钻爆一体化”

  “钻爆一体化”模式,即矿山的钻孔打眼和爆破作业全部由爆破公司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严禁转包,这从根源解决了露天矿山企业自行钻孔打眼,非法使用爆炸物品的现象。

  同时,该模式还杜绝被服务企业非法从事爆破作业行为,和私自加深炮孔深度预装非法炸药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民爆物品在使用环节的安全。

  实际上,“钻爆一体化”是“爆破服务一体化”模式在爆破作业环节的进一步细化和延伸。在早前的“峒采一体化”出现安全隐患后,河北省公安厅方面马上决定改进,随即选择在由石家庄华岩兴赞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承揽的赞皇胡家庄铁矿进行试点。

  据介绍,在改进初期,公司首先采取让领导带班下井、作业过程全程监控等措施,此举不但打消了爆破员的顾虑,还提高了井下爆破作业水平,同时赢得企业信任。

  “最主要的是真正将爆炸物品掌控在‘自己手中’,同时达到了河北省公安厅‘用药单位不见药’的要求。”赞皇县公安局一领导介绍说。

  到了2013年底,石家庄华岩兴赞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在赞皇胡家庄铁矿,全面施行“钻爆一体化”,并取得成效。

  而之所以将“钻爆一体化”选择在赞皇县,是因为该县为民爆物品使用大县,2013年炸药使用量达到历史最高值1500吨。值得一提的是,在前述2001年靳如超实施爆炸案前,石家庄地区民用炸药管理不尽如人意。

  彼时,石家庄地区活跃着800余家爆破单位,作业人员多达3000余人。而且,这些涉爆从业单位规模小、水平低、管理粗放、人员管理混杂。在这种情况下,该市民爆物品监管曾一度混乱,爆炸物品丢失、被盗、转卖现象屡禁不止。

  后来,石家庄在民用炸药管理上,开始了复杂的改革过程。首先,石家庄市公安局在2002年成立了危爆物品管理处,在借助推行“民爆信息系统”时,提出了“建立专业爆破队”的建议。

  专业爆破队成立后,该市爆破作业单位由原来的800多家缩减到58家,作业人员也减少近一半,大幅提升了公安机关对合法民爆物品的监管效能,基本杜绝了合法企业涉爆案件的发生。

  但在专业爆破队建立后没几年,公安机关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爆物品涉及点多、线长、面广监管难度大,爆破作业人员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安全责任感差等问题开始凸显。

  到了2006年,石家庄市又紧紧抓住新《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的时机,推行了“爆破公司制”,将58个专业爆破队整合成立为18个爆破公司。

  这一模式实行了一段时间,警方又发现,在原有民爆物品经营模式中,民爆物品生产企业、销售公司和爆破作业单位构成了整个民爆行业产业链,民爆物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爆破作业,经历3次装卸、运输和储存过程,在这些环节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容易发生爆炸事故以及丢失、被盗和被抢等情况,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等问题。”石家庄市公安局治安大队人士称,“后又开始新的探索,将民爆生产、销售企业和爆破公司整合成立民爆物品一体化新企业,由单一企业统一完成民爆物品生产、配送、爆破作业。”

无死角视频监控

  实际上,目前在赞皇县实施的“钻爆一体化”最大特点为全程无死角视频监控。据介绍,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一般情况下,民爆物品在生产、储存环节均有全程视频监控,唯独在运输和作业环节缺少监控,而这两个环节恰恰是公安机关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而在“钻爆一体化”,从技术层面,实现了民爆物品生产、销售、储存、运输、作业等所有环节,视频监控全覆盖的一体化监控模式。

  以试点中的石家庄华岩兴赞爆破工程有限公司为例,其首先引入指纹考勤系统,要求爆破员、保管员、保安员通过指纹打卡,预先由管理民警确认爆破员身份后,录入系统,再行办理民爆物品出库、领取、发放等手续,爆破结束后,爆破员必须返回发放室再次进行指纹确认才可结束。

  此举有效杜绝了民爆物品代领、冒领现象的发生,并准确绑定责任。

  其次,《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了解到,通常情况下,民爆物品运输只有驾驶员和押运员两人,且行走的路线多为山路或偏僻地区,防范盗抢能力较差。201337日,广西柳州就发生了一起炸药运输车运输途中丢失炸药案件。

  为加强运输环节监管,石家庄华岩兴赞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引入民爆物品运输专用车视频监控系统。

  该系统利用摄像机、固体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等电子设备,对专用车四周特别是装卸货物的车门进行监控,实时记录爆炸物品装卸、领取、发放、运输等全过程。

  而这项技术,一方面便于押运员在运输途中,随时通过车内监控显示器对车辆四周,特别是货柜门进行观察;另一方面便于公安机关利用视频监控,监督民爆物品在运输途中、装卸过程及领取发放环节是否存在违规。

  另外,试点中的“钻爆一体化”,还引入爆破作业人员视频记录仪,因为爆破作业现场多位于高山、井下等环境复杂地域,公安机关难以有效监管,特别是公安民警不具备下井资格,导致井下爆破作业监管基本空白。

  试点中爆破作业人员均装有视频记录仪,由头盔、防爆摄像机、图像存储记录仪、移动电源等电子设备组成,该装备还具有自动存档、红外夜视等功能。

  这样一来,爆破企业通过爆破员、安全员头盔上的视频记录仪,可以对爆破作业人员从爆炸物品领取、作业、清退等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将录像资料予以保存。

  最重要的还有,该模式引入的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视频监控异地备份系统。需要指出的是,诸多民爆物品储存库虽具有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但民爆库多位于山区偏僻地带,限于公共网络传输条件,视频监控无法全部联网。

  2012127日,甘肃平凉市发生一起民爆物品储存库被抢案件,共被抢雷管12549枚,滑稽的是,该储存库视频监控系统主机被盗走,给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造成了障碍。

  而民爆物品储存库视频监控异地备份系统,“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一套视频数据储存设备,将监控视频资料再次进行储存,并且两套设备不在一个地方。”石家庄华岩兴赞爆破工程有限公司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