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立案:信息化建设便民利民

    811,北京市22家法院统一推出网络预约立案便民服务措施。自当日起,凡是在北京法院打民事官司或者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均可在网上进行预约立案。这也是继今年421日向律师开放一审民事类案件网上预约立案以来,北京法院进一步实现向所有当事人开放民事、执行类案件的网上预约立案。

1年之前,2013717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举行网上预约立案启动仪式,首批授权两家律师事务所进行网上预约立案。时隔一年,北京市22家法院均推出了这项便民措施,这让大兴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刘杨非常高兴。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举措,说明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法院的工作是跟得上时代进步的,工作越来越便民利民了,也更接地气了。以前北京市只有4家法院在做试点,现在都开放了,参与其中的法院多了、法官人数多了、当事人多了,公众对这件事的知晓度也提高了,社会反响肯定大。”刘杨对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说。

 

方式转变

 

刘杨对记者表示,实行网上预约立案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当事人起诉的形式和过程得到了简化。

“之前很多当事人都向我们反映,现在都是信息化时代了,看病医院有预约挂号,火车票也能从网上买了,要立案为什么还要一趟一趟往法院跑?有了网上预约立案这个便捷的途径,只要上传了符合要求的材料,审核通过后到法院的立案窗口很快就能办理立案了。”刘杨说。

她介绍,在没有网上预约立案的情况下,当事人要立案,都会带着材料到法院的立案窗口排队等待审核,工作人员在现场审查材料。如果发现缺少必备的材料,或是证据没有带齐、起诉书写的不合适,抑或是没带身份证的,这种情况下就没办法当场立案,需要当事人再回去准备材料,之后再到法院进行立案,很可能会产生多次往返的情况。

“还有的当事人,想要打官司,什么都不带就到法院来,认为口头说要立案就能立案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网上预约立案就能避免一些这样的情况,哪怕只上传了一个特别简单的起诉书,法官就会知道你要立案,就会给你回复,告诉你该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就不用白跑一趟了。”刘杨说。

登录北京法院网,可以看到在首页左侧位置有一个醒目的“网上立案”图标,点击图标即可进入预约立案系统。当事人、代理人经注册后,均有权限登录并进入“创建预约”界面,选择立案的管辖法院、案件类型和具体案由,填写相关身份信息,上传起诉状或申请书、身份证明及委托手续、必要证据材料等。完成信息填写与诉讼材料上传工作后,会有专门的立案法官自预约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预约申请的审核工作。

针对“串案”,即“原告相同、被告不同”的多件案件的网上预约立案,申请人可利用“原告”项下的“常用人”功能,在填写原告信息时,勾选“保存到常用人”,点击保存,同时在诉讼材料中增加原告必要的身份信息材料,点击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把该人员的基本信息及身份材料保存到相应常用人中,当其他案件的原告与本案原告相同时,直接“从常用人添加”即可。

“就我们法官的审核工作来说,高院规定5个工作日内要审核完毕,我们大兴法院基本上很快就能审核完毕,如果审核通过,一般我会再打电话详细说一下都需要带什么材料,以及数量多少,保证当事人来了就能立案。而且网上预约立案的当事人来到法院以后不用等,直接就可以办,这是对当事人最便利的一点。网上审核通过后,一般要求30天以内立案,基本上当事人很快都能来,效率还是挺高的。”刘杨说。

 

观念转变

 

立案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那么当事人和法官是否能够接受呢?对于这个问题,刘杨给予了肯定答案。

她说,网上预约立案这一举措,对法官来讲最主要的就是审核的尺度比较好把握,也比较方便,能够实现首问负责制,不仅自己的工作得到了便利,也使当事人得到了方便。

“作为法官,可以感受到我的工作越来越紧跟时代了,而且当事人的评价也都很好,因此我们是非常乐意接受这样一种新鲜的便利方式的。大兴法院不管是从领导的重视程度还是人员的配备,都是够的。我们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网上预约立案窗口,专门接待网上预约立案的当事人,他们来了基本上直接就可以进行办理。”刘杨说。

她告诉记者,网上预约立案对于当事人来说,确实需要在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她给记者列举了两个常见的“误区”:

一些当事人认为已经在网上申请了,为什么还要再到法院去立一次案呢?实际上网上只是预约立案,并不是真的立案,预约审核通过了还是要找时间到法院来立案的。

当事人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觉得需要上传的材料多,很繁琐。其实,只需要上传一些必备的材料就可以了,法官会在网上进行初步的审核,审核当事人的条件是不是符合立案要求,如果这个案子可以受理,就会审核通过,并不是所有的证据材料都要上传。

“之前没有网上预约立案这个措施,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很多律师也都觉得很新鲜,在听到我们的介绍以后,都认为这真的是挺大的一个转变。现在讲求司法利民,老百姓有诉求,法院该怎么满足这些诉求?网上预约立案就是一个便民利民的飞跃。”刘杨说。

她认为,网上预约立案主要就是省去了当事人多次到法院的过程。如果发展得好,以后能够做到网上直接立案也不是不可能,高院也是希望越方便当事人越好。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还是可以期待的。

刘杨也坦言,在大兴法院实行网上预约立案之初,确实碰到了一些困难,不过基本上都是技术层面的困难。

“操作系统不太熟悉、网页打不开、当事人提交的材料看不到,这些都是技术方面出现的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不断搜集问题,跟技术部门沟通改进。今年1月份以后,我们大兴法院每周都会把一些基本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整理出来,给高院发过去,相信这套系统一定可以逐渐完善。”对于网上预约立案系统的适应性,刘杨非常有信心。

 

大趋势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811日,北京法院共接到网上预约立案申请4551件,申请成功2382件、审核通过2153件。刘杨介绍,大兴法院在过去一年中,网上预约成功的案件有80件,立案成功率为60%

“对于大兴法院来说,1年立案将近2万件,网上预约立案还只是占很小一部分。因为这一系统之前多数时间只是针对律师开放,而一些律所距离法院很近,有的律师就直接到法院来立案了。尽管比例很小,但是毕竟刚开始,对当事人都开放了以后,会逐渐多起来,如果运行得好的话,会是一个大趋势。”刘杨说。

她还告诉记者,大兴法院在刚开始实行网上预约立案的时候,并不是很成熟,处在摸索的阶段。无论是从网站的设计,到上传材料的格式,再到法官审核、与当事人沟通,还是预约取号到立案,都是一步一步摸索过来的,当事人也都反映网上预约立案系统越来越好用了。

对于网上预约立案的发展前景,刘杨非常看好。她说:“一项新的措施在刚开始肯定有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但是一定会越磨合越好。越多人用就越能发现更多的缺点,发现一些瑕疵,也能改进得更快。现在只是一个初期,只要有这个方向,一定会越来越好。”

刘杨对记者说,尽管民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执行案件都开通了网上预约立案,但是仍有一些案件并不适合网上预约立案的。

她表示,财产保全案件就不适合网上预约立案。“因为申请财产保全的话,一般都是很紧急的,需要立刻做出保全措施的,但是在网上提交申请的话,审核会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能确保提交后当场就审核。”因此,她建议如果是类似的非常紧急的案子,当事人还是直接到法院窗口来办理为好。

“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使用网上预约立案,我们作为法官就需要不断学习,工作也不断改进,不断去适应这个大趋势,这对我们法官来说也是一个好处。”刘杨说,“通过网上预约立案,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便利,当事人也很满意,自己就觉得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