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政法官员“车牌式”落马,巧合?
“辽沈战役”结束60多年后,辽宁省政法界又迎来一场“反腐战役”。记者从公开资料获悉,今年年初至今,该省政法战线已有近30人因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辽宁政法战线这场反腐战役取得的初步成果,或将成为其他各省同一领域反腐的参照样本。
7月7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辽宁省反馈巡视情况时,除了通报该省在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干部任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后,又指出“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移交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处理”。
谁也没想到,巡视情况通报后,辽宁省反腐序幕,悄然从法院系统开始。7月14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大连中院)院长李威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8月6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简称辽宁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缪蒂生在一次会议上,语气坚定地强调“全省法院要坚决严惩司法领域的腐败!”
同时,他对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工作也并不乐观。早在7月份一次会议上,缪蒂生就说:“全省法院被立案调查的干警达16人,仅省法院就办理举报来信1006件,有的基层法院领导班子甚至是全军覆没,大连中院院长被立案查办。这说明我省法院的审判质效不高、司法作风不佳问题仍较严重。”
事实上,不仅上半年情况不理想,记者从官方人士口中得知,整个2013年,辽宁省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共审结案件43万余件,评查认定错案和瑕疵案件达496件,但实际追究责任的只有71人。
这种严峻的审判责任问题,也成为辽宁省高院下一步需要考虑的现实。
另外,在8月6日会议上,经辽宁省高院确定的法院系统上半年违纪违法人员已达25人。6天后的8月12日,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鞍山中院)院长宋景春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带走调查(详见本报8月21日报道)。
实际上,这只是辽宁省政法战线反腐一个侧影,更早前的2月份,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东阳,也遭辽宁省纪委立案调查。
该省一司法官员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我省反腐战役,巧合的呈现车牌号首字母排序规律,辽A是沈阳的张东阳,辽B是大连的李威,辽C是鞍山的宋景春,辽D是抚顺清原县法院窝案。”
辽A:“短命”检察长张东阳
2014年2月25日,中纪委发布消息称,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东阳涉嫌严重违纪,被辽宁省纪委立案调查。
消息人士指出:“张东阳案发,或牵扯其任职辽中县委书记期间的问题。”记者调查得知,在张“落马”前,的确有辽中县官员被纪检部门带走,然后张东阳被供出。另有消息确认,“张东阳抑或涉及土地与非法集资建房等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大学商学院教授张舒,近年来还不断实名举报沈阳市检察院工作人员涉嫌贪腐的问题,并直斥“张东阳多次、多条违反‘检察长职责’规定,涉嫌包庇”。
记者获悉,张东阳2004年起开始到辽中县任职,更早前,他长期就职于沈阳公安和纪检系统,去辽中任职前,其已官至沈阳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
2013年1月,在沈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张东阳当选为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此外,他还曾短暂担任过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不过,在辽宁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其担任沈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后,按规定辞去了这一职务。
可到了2014年2月,张就因涉嫌违纪被调查。事实上,媒体从沈阳市人民政府证实,其在1月下旬就被纪检部门带走。
7月15日,中央纪委消息称,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的相关规定,经辽宁省纪委常委会决定并报辽宁省委批准,给予张东阳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日前,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决定,指定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东阳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此外,张东阳落马,显示出2013年以来,中央和各级纪检部门在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明显加大了在政法系统的反腐力度。
辽B:大连李威的“生意”院长
7月14日,距沈阳400公里外的大连中院,院长李威也被中纪委宣布“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李威在进入大连中院前,长期就职于辽宁省司法系统,2006年10月,出任大连中院副院长,2008年任大连中院院长,直至案发。
有消息指出,李威和辽宁省其他地市中级法院院长一起参加在大连举行的“全国法院系统司法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间隙,李威正和别人聊天时,纪委工作人员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简单履行手续后,被带离会场。
虽然李威落马的具体原因,暂无官方消息。不过,其任职大连中院一把手时,屡遭群众举报。
一份举报材料显示:十八大后,李威以开会为名,率大连市、区两级法院院长、副院长等法院系统内部高层干部近百人赴无锡旅游一周,期间极尽高调、奢侈,费用由各法院行政列支。
另外,李威用大连中院公款1500万元,已高出市场价1000余万元的价格购买大连市红旗镇一处违章建筑,然后又用公款数千万元,雇佣施工队、装修公司对违章建筑进行重建、装修,拟将其建成一个超五星级标准酒店。
颇具争议的还有,李威以大连中院名义出资成立了一个电子公司,负责人为自己亲属。该公司高价承揽大连市、区法院系统内部的电子网络、弱电工程进行牟利。
值得一提的是,李威任大连中院院长期间,还曾两次干预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的大连市万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和大连沃尔玛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房屋租赁案。
由于该案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渎职犯罪案件,因此,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渎职犯罪,签发(75)号文件“挂牌督办”,由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最后案件转到大连检察院处理。
当检察官到大连中院调查取证时,李威指示各部门拒绝配合,他还找到检察长强制叫停对“法院造假案”的正常调查。
诸多争议声中,李威迅速落马。
辽C:鞍山中院宋景春频遭举报
李威落马后不久,鞍山中院院长宋景春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详细报道见本报8月21日《落马院长宋景春的四张面孔》)。
记者调查得知,宋景春“或涉及行贿受贿、人事任免等方面的腐败问题”。他也是自7月7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辽宁省反馈巡视情况后,继李威后落马的第二位政法战线干部。
彼时,宋景春未意识到,这场反腐战役会烧到自己身上,几天后,就被带走。实际上,关于对他的网络举报,从其任职辽阳中院院长时,就没有停止过。
面对如此严峻的司法环境,辽宁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缪蒂生强调,全省法院要坚决严惩司法领域的腐败,努力营造廉洁司法的政治生态,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发现一件查处一件,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决不手软。
辽D:抚顺清原县法院
10名法官涉案
“有的基层法院领导班子甚至是全军覆没。”缪蒂生在对上半年辽宁省法院违法违纪情况通报时,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他口中的“基层法院”,为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简称清原县法院)。
记者获悉,从5月份到7月中旬,清原县法院有9名法官被检方带走调查,另有一名副院长在逃。而涉案的10名法官中,大多涉嫌受贿及枉法裁判等违法犯罪行为。
权威消息还透露:“涉案的10人中,包括了该院全部3名副院长以及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高嵬。此外,还有城郊人民法庭庭长谭希宏等5名庭长。”
有消息称:“这起罕见的基层法院腐败窝案,其成员的涉案金额大多超过10万元,案发之前,多人曾遭到当地市民的实名举报。”
此事件的确刺痛了多个系统的神经,有舆论甚至痛斥清原县法院“索贿、受贿、枉法裁判、‘吃完原告吃被告’、截流执行款项……诸多违法嫌疑使得这起腐败窝案,成为司法腐败的典型案例”。
实际上,公众更关心的不是抓了多少人,而是经这些腐败法官的手,究竟办理了多少冤假错案?对此,有社会学者指出:“清原县法院这样的腐败窝案,虽然罕见,但不等于是唯一一起,也不一定是最后一起,所以,法院系统如何主动查处腐败,值得深刻反思。”
不久前,缪蒂生针对此类现象也特别强调:“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重大腐败案件、不正之风问题严重并造成重大影响的,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有责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