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戒路上的特殊“学校”
——青海省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纪实
青海省多巴强戒所,在对戒毒学员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推行人性化管理,逐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受到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戒毒学员家属的充分肯定。
“心理脱毒”和“生理脱毒”并重是戒毒成功的关键所在。
为了能够最终回归社会,48岁的强戒学员张生(化名)如今正在青海省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强戒所)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教育矫治中。
但一年多前,情况还不是这样。
那是2013年6月刚过,进入强戒所后一直表现较好的张生,突然情绪大幅波动,时而沉默寡言,时而烦躁焦虑。
他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张生的反常表现没有逃过大队民警的眼睛。
原来张生父母双亡,妻子在山西临汾监狱服刑,时年6岁的女儿因患有先天脑瘫,行动不便,由其兄弟照顾,但其兄弟家庭条件不好,有心无力。
就在“六一”儿童节时,张生接到女儿电话,得知女儿被其兄弟送入大通县长宁中心敬老院。由于担心、思念女儿,张生情绪难以自控,无法安心。
大队民警掌握这一情况后,一面积极做张生的思想工作,一面与长宁中心敬老院取得了联系。鉴于情况特殊,为消除其焦虑心情,所里最终决定带张生去看望女儿。
6月25日,张生在多巴所教育科、警戒科及强戒三大队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敬老院,陪同人员同时还带来了三大队民警捐赠的500多元现金、玩具及生活物品等。
看到女儿一切都好,张生激动得落下眼泪,原本波动的思想情绪也得到安抚。
现在,除了张生,在多巴强戒所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强戒人员成为人文关怀的受益者。
人文关怀不可少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的多巴强戒所于2009年12月成立,如今这里已变成一所充满人文关怀的特殊学校。
说多巴强戒所是一所充满人文关怀的特殊学校,毫不为过。
这里首先有一个好的戒毒自然环境,在多巴强戒所所长张彦海看来,“好的戒毒环境能让戒毒学员快速摆脱毒瘾的折磨,找回重新做人的信心。”
眼下,8月的多巴强戒所,各种绿色植物郁郁葱葱,草地、绿树、鲜花将戒毒所的办公大楼和戒毒康复区围绕在中央,整个戒毒所秩序井然,说是戒毒所,更像是一所校园。
除了硬件环境,戒毒所还力求给戒毒学员创造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所内的民警对戒毒人员统称“学员”,民警对学员不得有歧视性语言,教育、训练、学习、娱乐、劳动贯穿了学员每一天的康复内容。
每一名戒毒学员都由一名管教民警承包,这里的说法是“病室承包责任制”,即承包民警负责对病室学员开展深入的交心谈心,拉近民警与戒毒学员的距离,了解掌握戒毒学员心理状况,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学员的心理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戒毒所还设立心理健康咨询日,聘请医院心理医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每月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对戒毒学员进行心理矫正。
为了配合心理矫正,多巴强戒所创新性地开展吸食冰毒类新入所强戒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由“滚雪球”“棒打薄情郎”“鸡蛋变凤凰”“音乐放松”四部分组成。
略有难度的“滚雪球”记忆方式、娱乐性较强的“棒打薄情郎”使强戒人员在活动中相互帮助,目的是使参加活动的强戒人员对彼此有初步了解,消除陌生感,增强自我认同感;富有寓意的游戏“鸡蛋变凤凰”,通过鸡蛋—小鸡—凤凰的蜕变过程,使强戒人员体会人生中的高峰和低谷,深刻领会只要不放弃自己,积极努力总会有变成凤凰的那一天,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音乐放松”主要是针对冰毒类强戒人员易出现暴躁、亢奋的情绪,所做的音乐放松训练疗法。
除了心理矫治, 多巴强戒所还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让学员强身健体。每年都会有专门为戒毒人员举行的“趣味运动会”。
比赛中,学员们个个精神饱满,每个人都奋力争先,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举办这样的运动会,旨在有效树立学员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的体魄展现戒毒期间的全面成果。
可以说,戒毒人员一天的活动,无论教育、训练,还是学习、娱乐、劳动,他们都能感受到来自强戒所里浓浓的人文关怀,这让所有的学员在戒毒路上充满了信心。
宽松式管理助康复
为缓解戒毒学员的心理、生理压力,为学员康复治疗创造良好环境,强戒所对戒毒学员实行“宽松式管理”,并推出一系列的康复治疗措施。
所内开设戒毒学员图书室、活动室、展览室、洗澡间、理发室、医务室等娱乐、卫生场所,学员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自由活动的权利。
一段时间内,民警在管理工作中发现,戒毒人员戒断生理毒瘾容易,而戒断心理毒瘾则极为艰难。由于大部分戒毒学员自认为他们的吸毒行为不能为社会和家庭容忍,他们已被社会和家庭遗弃,抱以“破罐破摔”的心态,对戒毒康复持消极态度,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民警执法执纪水平,加大执法执纪监督力度。
为此,多巴强戒所在强戒学员及亲属中开展了“以公开求公正以监督促廉政”为主题的民警执法问卷调查活动。
调查问卷从对强戒所领导干部和民警的勤政廉政等5方面征求了意见和建议。
其中,在强戒人员中发放问卷调查表653份,回收率100%,满意率达93.48%。向强戒人员亲属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回收率100%,满意率91.2%。所纪检监察室对问卷结果进行了认真统计,归类整理了相关问题。所党委要求相关部门对调查结果认真分析研究,及时进行整改。
多巴强戒所还是一所技能培训和学习法律知识的学堂。所里聘请汽车机械工业技工学院老师进行授课,61名强戒人员参加培训,为回归社会打基础,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希望通过培训,让戒毒学员在成功戒毒后回到社会能找到工作。”青海省多巴强戒所所长张彦海说。
除了技能培训,普法宣传也经常性开展。在2014年“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多巴强戒所在全体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开展禁毒知识竞赛活动,采用笔答试卷的方式进行。
试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主,以禁毒知识、戒毒技能、毒品的危害、艾滋病的防治等为主要内容。
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深化场所内戒毒人员预防复吸专题教育,加强戒毒人员掌握毒品危害知识、戒毒技能、艾滋病防治知识,使他们了解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药物维持治疗等戒毒措施的适用办法和主要内容。
内外兼修树形象
李站均,2010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多巴强戒所强戒四大队工作。在这里,他的奋斗目标只有一个:用真情感化、温暖吸毒者,使他们戒除毒瘾、重拾生活信心,顺利回归社会。
李站均的座右铭是“平时只有精心,关键时才能放心。平时只有周全,关键时才能安全”。工作中他根据戒毒人员身体状况,科学制订了训练计划,实行一对一服务,通过与学员每日谈话,及时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为了把毒品拒之门外,李站均作为入所大队主要负责人,脑子里始终绷着一根“高压线”,就是防毒拒毒工作。
在戒毒人员入所检查时格外仔细,仅去年,就查获了8名入所戒毒学员利用行李、身体企图带入场所的23包毒品。今年以来又查获4起。不仅有力地打击了入所戒毒学员企图将毒品带入戒毒场所的不法行为,还净化了场所戒毒环境。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也为场所担负新的职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直以来,多巴强戒所始终坚持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强化提高年轻民警的业务知识和执法执纪能力建设,使民警做到内外兼修。
2014年3月7日至13日,在所党委的统一安排下,多巴强戒所对近年新招录的“80后”民警进行了短期封闭强化集训。
培训内容以《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学习培训提要》为依据,重点进行了队列动作、警容风纪、礼仪举止、队列的组织与指挥等多个科目的训练。同时,管理、教育科长还利用晚上时间给参训民警授课,对场所安全防控、强戒人员各阶段日常管理、计分考核等管理业务以及民警个别谈话教育等管教工作业务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
7天训练过程中,参训民警始终遵章守纪,保持饱满的激情,刻苦训练,表现出良好的纪律作风,全方位展现了年轻民警能吃苦、讲团结、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他们伴着响亮的口令进行队列操练的场面成为所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此次年轻民警短期培训活动,是多巴强戒所在探索创新民警教育培训工作方面的一个举措。实践证明,培训有效调动了年轻民警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了业务、体能、心理等综合素质,对提升民警执法执纪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强戒所党委副书记、政委曹生顺对短训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参训民警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训练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戒毒工作和学习中,把培训中体现出的严谨认真、团结协作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贯穿到具体戒毒工作中,做党和人民放心的合格的人民警察。
由于注重民警的内外兼修,在近5年时间里,面对强制隔离戒毒赋予的新职能,青海省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始终坚持对强戒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科学矫治,效果明显,赢得强戒人员及其家属、社会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