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央视热播

        88日起,央视一套8点档播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不仅还原了邓小平8年间的工作生活,更通过几个平凡家庭的境遇变化,表现出国家政策对普通人的影响。

    今年822日是邓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87日下午,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座谈会暨首播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该剧于88日起在央视一套8点档播出,播出后引发收视热潮。


中央文献研究室创作剧本

    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聚焦于1976106日到1984101日,从粉碎“四人帮”到国庆35周年的几年间,通过几个平凡人的故事表现这一历史转折期间的社会巨变。

    中央文献研究室用3年时间创作了60万字的剧本,并在该剧拍摄过程中,全程提供指导。该剧自去年9月开机,拍摄112天后杀青,后期制作则长达7个月,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超过1万张。

    相对以往的领袖题材影视作品,该剧不仅还原了邓小平在这8年中的工作生活,再现了这一时期重要的国内和国际历史事件,更通过几个平凡家庭在这几年的境遇变化,表现国家政策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剧中对“粉碎‘四人帮’”“邓小平出山”“全国范围恢复高考”“邓小平首次访美”“知识青年返乡”“农村包产到户”等历史事件均有再现。

    相对其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该剧的最大特色是在领导人、历史事件外,穿插了小人物的命运。该剧导演吴子牛在创作中始终坚持应该“尽可能让小平同志和我们一起生活在那段历史中”。


导演、主演感触深

    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导演吴子牛和主演马少骅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前者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者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吴子牛和马少骅对于时代的转折、邓小平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感受尤其深切。对他们来说,这部电视剧格外有一种“致青春”的意味。吴子牛介绍,自己是一名“老三届”,剧中的很多“知青”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

    1969年吴子牛作为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到了四川,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他终于因此改变了命运。1984年国庆时,吴子牛正在突尼斯参加电影节,无意间看到电视里播放的国庆阅兵仪式上“小平你好”的条幅,他的眼泪瞬间涌出。

    谈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吴子牛感慨,时代发展至今,创作者可以用更多角度、观点来展现领导人。他说:“以往表现领袖人物的影视剧作品数不清,但往往都采取仰视、讴歌的态度。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希望用平视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伟人、一个时代。邓小平不仅是那个影响了中国,使中国得以走向今天的领导人,也是生活在那段历史岁月中的一个慈祥幽默的平凡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