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着手,心靠着心
——港澳学生在清华大学参加专题活动侧记
本报讯 8月11日,由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央主办的“港澳青年内地法律制度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来自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以及港澳法律工作者一行88名学员,在北京、内蒙古等地进行为期7天的交流活动。
8月11日上午,“港澳青年内地法律制度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下午,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国两制与港澳民主法治”专题讲座。讲座由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尹宝虎主持,国务院港澳办法律司司长黄柳权为演讲嘉宾,精彩的演讲得到与会学员的热烈好评。
演讲中,黄柳权介绍说,祖国统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当初国家在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时,没有简单地收回改造,而是尊重历史和现实,从大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的政治制度。这么多年过去了,历史证明“一国两制”在港澳取得了空前成功,港澳不仅在推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又依托祖国腹地,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不竭的发展动力。
而谈到港澳民主和法治建设的新发展时,黄柳权强调,中国政府在香港和澳门发展民主制度是成功的,香港和澳门的民主和法律制度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必须循序渐进。
最后,黄柳权总结说,在“一国两制”的理论指导下,香港和澳门的民主与法治实践已经走到了理论的前列,非常期待与大家一起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活动还特意留出时间,供学员交流和提问。澳门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生李金狮说:“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参加港澳与内地的交流学习了。我们想要扩展圈子,冲出澳门走向世界首先想到的就是内地。这次经历非常棒。”
香港律师萧震然则表示:“这次的交流不仅仅是香港和内地或澳门同内地的交流,也是香港同澳门之间法律工作者的交流。我们通过学生在讲座中的提问,了解不同地区关注的焦点,通过不同的角度,分享三地经验。”
主持人尹宝虎对这次专题讲座予以肯定。他说,“‘一国两制’与港澳民主法治”是特别安排的专题讲座。“一国两制”是划时代的伟大创举,也是港澳青年人非常关注的问题。如果从单一角度去解释,大概不能完全理解。我们应该根据港澳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理解,才能参透它、了解它,才能发现这是真正为了港澳同胞根本利益而落实的。这次讲座同学们问答时间很长,基本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
从2008年至今,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制度的交流学习活动已经举办了7次。据尹宝虎介绍,活动旨在加强内地与港澳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我们认为对祖国内地的发展,港澳人应该有一个基本认识,对祖国法律制度的发展,也应该有一个基本了解。我们认为这个工作,要从年轻人抓起。
尹宝虎告诉记者,本次活动举办了一些讲座,如“CEPA框架下内地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内地证券市场开放与法制发展”等,通过这些讲座,就是要让港澳青年看到,祖国内地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发挥聪明才智的巨大舞台。“同时,我们安排参访一些学校、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希望通过这些参访,让港澳青年对内地民主与法治建设有更为立体的印象,也有一个感性认识。”
尹宝虎也坦言,港澳与内地,法律制度和体系不同,三者各有特色。香港是普通法,澳门是成文法,内地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这些不同为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很好的条件。
“与其我们跑去欧美国家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法律制度,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身边资源。港澳与祖国内地同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我们的认同感更多,环境更相似,交流起来也更方便。”尹宝虎说。
此次专题讲座后,港澳学生同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一起开展了联欢活动,在悠扬的歌声中,港澳学生与清华学子手拉着手,心靠着心,共同祝愿祖国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