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举报“四级联网”破涉诉信访难题
7月30日,全国四级法院举报网站正式联网开通,面向社会受理对法院工作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
为了保证监督效果,最高法院设计开发了能对各高级法院受理举报和核查线索工作进行实时监督的计算机软件,以便督促各高级法院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及时核查、及时回复。
在法院判决之后,刘胜全(化名)迟迟没有拿到赔偿款,但刘胜全的代理律师却在当地法院网站上发现,该案竟然显示“已执行”。
刘胜全打算先找执行法院讨要说法,如果得不到一个合理解释,将通过最高法院的网络举报系统投诉。
刘胜全提及的法院网络举报系统,经过几年发展,最近有了重大突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专题听取全国四级法院举报网站联网建设情况。会后,全国四级法院举报网站正式联网开通,面向社会受理对法院工作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
周强指出,全国四级法院举报网站联网开通,是人民法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拓宽群众举报渠道、深入惩治司法领域腐败现象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是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举报受理工作加强监督的有效方式。
法院信访难题
刘胜全提出要通过法院举报网站投诉的意图后,当地法院很快表示已经开始执行。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这么幸运。针对法院系统的信访投诉,江西全灵律师事务所姜兴律师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表示出无奈之意。
在工作过程中,姜兴的当事人多次遇到法院判决存在争议或判决后得不到执行的现象。为数不少的人成为涉诉信访大军的一部分。
同时,对法院来讲,涉诉信访工作也占用了法院整体工作的很大比例。长期以来,全国各级法院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
这种现象在基层法院尤其普遍。根据河北省肃宁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赵增元的调查,基层法院信访案件总体数量逐年递增,赴省信访案件和重复型信访案件居高不下。
赵增元发现,多数信访选择法院系统之外的信访渠道,而且判决执行阶段的信访正在增多。
这一观点得到姜兴的佐证。在过去几年的律师工作中,如果受到不公正判决,姜兴的当事人会到最高法院信访大厅上访,或者通过检察院、媒体等渠道寻求帮助。
“法院系统内的举报,是自己监督自己,很难有实际效果。”姜兴表示。
对此,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人民法院张志伟法官认为,法院信访具有行政性是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法院信访是国家信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行政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的信访相比,法院信访有其自身特点。
张志伟认为,根本的区别在于法院信访工作具有诉讼性,即对申诉人提交的申诉、申请再审的材料先行复查,经复查认为有错误,符合法定再审立案标准的,则予以再审立案,反之,则驳回申诉或再审申请。
而当申诉人向国家机关申诉,国家机关认为申诉人有道理的,即以“有错必纠”为由,要求法院复查进入再审。对于上级法院来说,也可不经听证复查,指令下级法院进入再审,或者以函的形式要求改判。
此外,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也是信访工作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目前,法院信访归口由立案庭登记接待、分类、处理,但对分流后的信件、信访问题,却没有统一规定具体由谁来负责、怎样处理、如何答复当事人等。
张志伟认为,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措施,导致相互推诿,从而会引起申诉人不断上访。
四级联网破解难题
如何提高法院系统的信访实效,一直是最高法院力图解决的问题。其中,重要举措之一是推动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而网络信访则是重点方向。
2009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开通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网站,点击该网站就能进行举报。最高法院试图以此举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
该网站开通之初,直接受理涉及最高人民法院监察对象的举报,网站对无权受理的其他举报,将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的分级办理原则,逐级转交有关地方人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办理。
按照规定,举报后的3个工作日,举报人即可通过该网站查询平台进行查询,5个工作日后,即可查询该案件办理情况。
在最高法院的推动下,2011年2月,全国各高级法院统一开通了违纪违法举报网站,并实现了与最高人民法院举报网站的联网运行。最高人民法院还对原举报网站进行了改造升级,实现了纸质举报、电话举报、网络举报统一管理。
2012年初,最高法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将积极推动中、基层法院开通举报网站,逐步实现全国四级法院举报网站的联网对接,且上级法院将通过举报网站对下级法院受理、核查举报的工作进行网上监督,并对下级法院受理的重要线索进行网上督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都对网络举报受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明确的指导意见。
2014年初,周强提出:“要通过全面推行四级法院举报受理网站联网对接,建立上下级法院联合行动的一体化办案机制,不断提高发现违纪违法线索和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能力。”
半年之后,最高法院正式宣布,全国四级法院举报网站正式联网。在此之前,最高法和各高级法院无法在网上对各中、基层法院的网络举报工作进行直接监督指导。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举报网站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利用信息化的科技优势,通过网络化效应,使网站具有便利、互动、监督、高效、安全的特点。
最高法院介绍,该网站共分为举报前台和办信后台两个部分。举报前台设在互联网上,主要用于收集群众举报和向举报人反馈办理情况;办信后台设在法院系统内网,负责对举报信息进行处置。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在举报前台看到,网民进入该网站后,点击“我要举报”,就可以按照提示迅速找到相关的省市县三级法院举报后台。为了便于举报,该网站还提供了地图导航与搜索等便捷服务。
据最高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举报网络主要受理对法院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徇情枉法,办理关系案、人情案等18种违反纪律作风规定行为的检举控告。
建立完善的
网络举报受理机制
为了保证监督效果,最高法院设计开发了能对各高级法院受理举报和核查线索工作进行实时监督的计算机软件,以便督促各高级法院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及时核查、及时回复。
在最高法院的重视下,网络举报逐渐成为法院信访的主要渠道。2011年初,最高法院向媒体透露,上一年度最高法院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35763件,其中网络举报24428件。
但姜兴对此不以为然。
不久前,他代理了一个法院贱卖当事人煤矿的案件。该基层法院把当事人李某价值500万元的煤矿70万元就卖了。
李某认为法院存在违法违规现象,遂通过最高法院的网络举报系统进行了举报。但是,举报信发出了并没有得到法院的直接回应。
“最高法院的网络举报系统属于自己人监督自己人,即便是通过最高法院信访渠道,最终往往被‘转’到基层法院,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姜兴说。
不过,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最高法院的注意,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效果。
为确保网站运行畅通发挥作用,最高法院早在2010年便开始培训举报网站管理员。
在对法院网络举报“四级联网”进行答疑时,最高人民法院监察局负责人也明确提出,最高法院明确要求各级法院在“十个工作日”内向举报人反馈来信处置结果。
该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最高法将出台网络举报办理相关管理规定,推动各级法院纪检监察部门配套建立完善的网络举报受理机制,做好网络举报信息的接收、核查、答复等一系列工作,同时把握好程序性、保密性、时效性问题,提高举报办理质量,有效发挥网络反腐作用。
“四级法院举报网站开通后,中级以上法院均可在网上对所辖下级法院在网上受理、处置的每一条举报线索进行随机检查。”该负责人表示,“如果发现下级法院不认真办理群众网络举报,可以直接责成该法院重新办理该举报,必要时,还可将该举报提级办理。”
对此,姜兴则表示:“网络举报四级联网是件好事,但恐怕法院没有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而越级信访往往是采取‘转’的形式,会大大削弱举报效果。”
“如果上级法院不去调取申诉人相关卷宗,就不能对案件有清楚的了解;如果每一个案件都要去调取卷宗,不管是哪一级的法院都没有这么大精力。”姜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