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区里的“新合力”

    将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打造成“精品”,在社区事务的细节上做足“文章”。无锡市新区鸿泰苑第一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常规工作中大胆创新,用实际行动诠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社区的常规工作本已事无巨细,但作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的无锡市新区鸿泰苑第一社区却把社区事务做得更实在,更细致。

    上马新的惠民项目之前,要做摸底问卷调查;每月除了常规检查,要组织条线部门对整个社区“拉网式”大巡查;老百姓反映的社区问题在移交街道条线部门的时候要做到“有图有真相”……

工作多,工作量大,使得社区工作人员感觉“自己就像个陀螺不停转”。

为何要做如此之多,看似“多此一举”的工作,鸿泰苑第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艳则解释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向里多走了一步,看起来‘多此一举’,实际上却让老百姓少走一步。”

而随着一系列惠民项目实施,当地社区老百姓满意度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党员的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勤政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大增强。


调查知需求

鸿泰苑第一社区是无锡市新区最大规模的拆迁安置房居民集中居住小区之一,安置居民近1.4万人。安置前,半个鸿声镇的人口都集中在小区内,不仅管理难度大,社区居民对养老、活动等服务需求也大。

2012年底,毕业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张艳“走马上任”,成为鸿山街道第一批大学生村官。

对于常规的社区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张艳认为还是有“云泥之别”的。

法律科班出身的她,做事情并不盲目,她讲究的是有理有据。上任后张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做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必须是第一手的真实资料,才能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

    为此,她拟定了一份涉及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社区居民民生、文体、环境卫生需求等六大方面的调查问卷,问卷一发就是600份。

    社区工作人员分组进入小区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完成调查问卷后,社区工作人员针对问卷中反映的知识盲点进行口头讲解和宣传,同时通过简单的访谈了解居民对宣传工作的建议。

充分了解社区居民需求后,一系列惠民项目随后陆续实施。

20148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升级改造完成,目前已有定点用餐、上门送餐、理发、足浴、按摩理疗等多种服务。中午时分,放暑假的孩子安静地在图书室看书,绿色网吧里,管理员在一旁细心地巡视。为了帮助居民就业,社区利用电子屏开辟了就业信息栏,社区还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就业信息。

如今,在鸿泰苑第一社区,只要是便民需求,只要是居民想到的,社区党总支都会尽全力去帮助老百姓解决和落实。


“拉网式”巡查

每个月10日左右是鸿泰苑第一社区进行“拉网式”巡查的日子。

20148月,鸿泰苑第一社区已经开展大巡查活动6次,巡查发现问题40多个,通过社区协调对接部门解决31个,不能立马解决的都登记在册并附有照片,社区还会对整治情况进行跟踪,做到移交有保障,确保有回馈,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事实上,这份巡查是社区在常规工作之外多出来的一次集体行动,也是社区党支部智慧的结晶。

每次巡查,张艳只要有时间都会参与,最近的一次,在社区的六区,张艳就和绿化、物业、城管三条线的负责人一行10余人进行过巡查。

六区是刚刚交付使用的安置房,大量居民已经拿到钥匙开始入场装修,这也成为社区巡查的重点。

乱堆乱放的建筑垃圾要运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就连小区枯死树木也要安排重新植树。

六区4号楼一单元前面,堆放着一些内部装修敲出来的建筑垃圾,随行而来的城管工作人员上前将其搬运走。

“这属于安全隐患,看到了就要防患于未然。”在34-36栋附近,一处窨井盖位置错位,社区工作人员直接上去将几十斤重的水泥板托起放到正确位置。

巡查队伍中绿化公司的负责人还要查看小区里的树木。他们将枯死树木的树种和位置都一一拍照记录,并做好统计,以便购买合适的树种,然后再安排植树。

这样一次大巡查要花掉半天时间,但张艳认为很值,她说:“巡查解决的是细节问题,通过我们的眼睛去发现还有哪些漏网之鱼!

张艳说,这就好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社区管理也是这个道理,“拉网式”巡查就是要避免社区产生“破窗效应”,给老百姓更多引导示范。


小事“精品”化

在鸿泰苑第一社区,如今社区活动经常化、多样化、精品化。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极大地满足了社区群众的不同需求。现在这里的老百姓遇到困难就会向社区反映和提出,社区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

婚姻财产、继承、家庭暴力、拆迁等纠纷问题是新安置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此前由于法律知识匮乏,出现此类纠纷时,社区调解人员常常手足无措,解决不好更容易产生社会矛盾。

为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鸿泰苑第一社区联合鸿山街道妇联和开发区人民法院硕放法庭举办了社区巾帼调解员法律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法官一方面会结合典型案例进行生动讲解,一方面作为社区的法律顾问,会直接为社区提供法律援助和解答调解员们的法律咨询,使法律援助与社区调解工作做到有效对接。

对社区的残障人士,鸿运苑第一社区一直努力为他们创建一个全面、方便、安全的无障碍居住、生活环境。残联条线工作人员会多次进入用户家中了解情况,根据残障人士的残疾程度、残疾类型和家庭环境进行贴心设计,浴缸扶手、马桶扶手、床头扶手全部在免费改造范围之内。这些设施的安装,让残障人士日常生活需求真正做到“无障碍”,生活起来更方便。

遇到重大节日,社区还会联合民政专管员走访慰问优抚对象;为了缓解老百姓“看专家难”的问题,社区还全力推进与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对口协作,引导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目前共把44个专家门诊开设到了居民群众家门口,涵盖了10大类一级科室22个二级专科,共有专家58人,并附上了医院联系电话进行咨询及预约。

社区里还有“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活动,由红十字会的老师为学员们授课,对非震区居民群众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参加讲座的社区居民纷纷表示:社区举办这样的讲座不仅让他们对防震减灾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还学到许多救护与自救的知识。

如此将社区工作做至细微之处的实例不胜枚举,这缘于此前社区领导给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一是要在实践工作中树立小事就是大事的观念,把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抓,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去做;二是树立“精品”观念。要按照要干就干好、要干就干成、要干就干出精品的要求,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小事。

通过深入社区细致服务,居民生活满意指数得到大幅提高,社区工作人员也都干劲十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在鸿泰苑第一社区,党群形成新合力,服务基层群众,社区党总支有了更为有力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