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张文显主持召开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研讨会并指出
本报讯 7月24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立法研讨会在中国法学会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主持。来自高校、食品安全技术机构、食品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张文显指出,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当下的民生,可能还关系到代际民生,所以食品安全不仅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最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法》实施4年多就启动修订程序,足以说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他强调,《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已进入关键性阶段,希望专家学者围绕修订草案充分研讨,集思广益,以促进修订草案的进一步完善。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与现行《食品安全法》以及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相比,修订草案更为科学和完善,在某些方面甚至有重大突破,这是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重要成果。与会人员结合我国实际和国际经验,围绕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原则、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建设、风险交流、安全标准、保健食品管理、违法责任以及《食品安全法》与其他法律的衔接等问题,从修法理念、制度设计、立法技术等不同角度,对修订草案展开了热烈深入、富有成效的研讨,达成了许多重要的共识。
中国法学会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法治,参与《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去年6月到8月间,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先后接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委托,在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技术机构、食品企业和行业组织等举办多场次调研、研讨活动的基础上,撰写了详实公允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并就《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建议。此外,自《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启动以来,中国法学会多次针对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修法建议提出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