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道德诚信系统工程在京启动
今年农历六月廿四,是我国著名历史人物关云长诞辰1854周年纪念日。在7月20日即农历六月廿四这天,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全国道德诚信系统工程启动暨关公文化基金成立”仪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高运甲、文化部原副部长潘震宙、中国作协办公厅原主任杨宗、北京军区原政委谷善庆、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康明,以及国家文物局、中央党校、国家社会主义学院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一起见证了“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关公文化基金”的成立。
本次会议以“弘扬关公文化、推进诚信建设”为主题,倡导通过学习关公的诚信、忠义精神,构建为父母尽孝、为家人尽情、为朋友尽义、为事业尽职、为社会尽责、为国家尽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维护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民族诚信文化的认同,培养和建立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
会上,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康明、关公文化基金主任白玉华、世界关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关森柱分别作了讲话。
康明表示,此次大会是一次能够推进诚信建设的会议,是对社会能够起到积极影响的会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公益活动,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次有益尝试。他要求,关公文化基金坚持公益导向,开展系统的道德诚信建设工程,吸引天下有识之士共同致力于关公文化事业的发展。
白玉华在会上强调,关公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是最具世界文化品牌价值的宝贵财富,是连接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下,加强关公文化研究,推进诚信建设,用秉承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有其重要意义,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关森柱代表关公后裔对关心关公文化事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了真诚的谢意。他通报称,20世纪50年代前,中国大陆已有不同形态关帝庙宇30多万座,台湾供奉关公的庙宇达16000座(个、台)。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与典范,关公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层,都形成了不同规格的经济文化交汇形态。因此,“弘扬关公文化,推进诚信建设”也是人民追求福寿康宁、社会和谐进步的美好愿望与迫切需要。
据悉,该系统工程启动后,关公文化基金会还将举办“复合关公身首,迎请魂归故里”和“誉满华夏、信播四海——关公足迹世界行”等活动,筹建关公文化博物馆、创办关公学院、建设中华关公文化园等具有实际功能的设施与场馆,以大力推动关公文化开发、研究及其精神传承。
在会议现场,主办方还向与会嘉宾发放了国家“关于公益性捐赠的纳税规定”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特意提醒与会人员依法纳税,并积极支持公益事业。本社记者看到,该资料介绍了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公益性”“公益性捐款”等法律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