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力:做一名“实干型”法律工作者
“苏所长就是我的参谋!我们村的事,不管是日常纠纷还是法律宣传,只要遇到难事,他一定会到场帮忙解决。我们村的和谐稳定离不开苏所长!”提起“苏所长”,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某村主任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该村主任口中的“苏所长”就是苏力,北京市顺义区司法局高丽营司法所所长。
今年33岁的苏力是地道的法律专业出身,自工作之初便扎根在基层。2010年,有着3年司法局法制宣传工作经验的他来到高丽营司法所担任所长一职。近4年的时间内,他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在顺义区基层普法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赞誉。
“老百姓的法律素质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
在到高丽营司法所当所长之前,苏力的主要工作是在顺义区司法局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手抓各区直单位的法宣教育工作,一手抓乡镇街道的法宣教育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司法局做法宣工作是一条竖着的线,上对市局,下对乡镇,工作内容比较单一。”
“很多时候司法局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具体的操作还是需要由各职能单位去做。除了每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普法宣传之外,其他像是土地日、禁毒日等节点的专项宣传,都需要各相关单位配合去做。”苏力说。
到了高丽营司法所后,原本“单一”的工作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依法行政、社区矫正、村(居)法律顾问等等,所涉及的面更广了,工作内容也变多了。
尽管工作变得复杂了,法制宣传不再是工作的唯一重心,但提起法制宣传教育的意义,苏力仍然给予了很大的肯定:“通过国家这些年对普法工作的重视,百姓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的确增强了很多。尤其是五五普法中后期以来,这一点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苏力告诉记者,五五普法前期,说起老百姓告政府,不仅十个人中有九个都没听过,而且也不会有人相信能够打赢。但是这两年,全区的行政案件数量激增,基本都是普通老百姓告行政执法机关的,“比如告城管执法程序有问题、告乡镇政府的违章建筑等等”。
在苏力看来,这是个好现象,“不管是谁,只要做得不对,工作有瑕疵,都应该接受群众的监督。这也反映出老百姓的法律意识真的提高了很多,尤其是牵涉到自身利益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法律
工作者”
做了司法所长后的苏力变得忙碌起来,全所上上下下的工作都需要他操心。尽管忙碌,但是只要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他都会去到现场,亲自参与。
在他看来,自己是高丽营司法所的所长,更是一名普通的法律工作者,主要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管处在任何位置上,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司法所长与法制宣传员没什么区别,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法制宣传员,普法宣传活动是我的本职工作之一,如果我不到第一线去,我就不放心。我们也会请一些律师、法官进行现场咨询或是给村干部们讲讲课,但他们毕竟也有自己的工作,角度不同,处理事情就不同,更不要说是农村的事情了。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亲力亲为。因为我是法律专业出身,还是自己亲自参与心里最踏实,也最有底。”苏力说。
忙,成了苏力的常态,司法局通知开会,他经常忙的没时间去。“为此,局长还专门问过我呢!”苏力笑着说道,“全区25个所,其他24个所长都能到场开会,只有我总是不去,这两年一共才参加过三四次,局长想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么忙。”
他跟局长开玩笑:“我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总是这么忙,派个人来监督着我,帮我找找原因,我保证绝对不是故意的。”尽管这么说,但局长知道苏力的忙是因为他对待工作事必躬亲、一丝不苟的态度。
“我到司法所以后每天都是踏踏实实去工作的,从来不做虚的。大家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领导的眼睛更是雪亮的,平时工作做得如何,不用刻意去汇报,从日常的工作中就能反映出来。”苏力说。
“马航事件是对我的一个考验”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机上有154名中国籍乘客。事件发生后,苏力被派去春晖园工作站做家属的安抚工作。
53天,这是苏力在春晖园工作站呆过的日子。他告诉记者,从3月8日当天起,他和几个同事就开始了将近两个月的“煎熬”期,一方面是为失联飞机上的乘客焦急,另一方面高强度的工作量也让他有些透不过气。
“当时每天都会开很多会,上午9点总结前一天的工作,再安排当天的任务;中午1点左右传达市例会精神;每天丽都酒店还有3场关于失联客机搜救情况的发布会;晚上9点多还要到家属房间去走访,主要是看看有没有人员变化、对家属提出的诉求逐一记录;忙完这些晚上11点多,会再开一个讨论会,各自谈谈入户的情况。”谈起那段时间的工作,苏力直言辛苦。
高丽营也有一户失联乘客家属,由于被安排在了另外的安置点,苏力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这家人。提起这点,苏力显得有些抱歉,“别的安置点也会有工作人员去做工作。马航事件的发生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看到家属们悲痛的样子,真的是感同身受,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希望能够尽快找到飞机。”
时常好几天回不了家,睡眠严重不足,苏力觉得有些累了。他坦言,那段时间他确实做了很大的思想斗争。“有时候会发牢骚,不想干了,实在太累了。但是一想到那些家属,再想想自己的责任,就忍了下来。”
苏力说,也曾有同事劝他不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但他都笑而置之,“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才会让我去做这么多工作,我不能对不起这份信任。”
距事发当日已经过去4个月了,关注马航搜救进展、关心失联乘客家属已经成为苏力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他说:“只要事情没解决,这份责任就不会放下。”
“踏实工作,无愧于心”
2014年,苏力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同时也是顺义区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面对荣誉,苏力颇为淡然。他说:“得不得奖并不重要,只要自己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就行,真正有意义的还是踏踏实实干活,老老实实做人,这样心里面才最踏实。”“踏实工作,老实做人。”这是苏力对自己的要求,他也正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这一点。
不过,他也认为,获得这个荣誉,是社会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只能说明前一个阶段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以后的工作还需要踏踏实实完成。这也意味着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不能愧对这样的殊荣。”苏力说。
在他看来,对于上级部门来说,司法所充当的是法律参谋的工作,对于乡镇、科室来说,司法所又需要发挥其服务职能。“司法所的工作其实并不难做,主要就是事情多且杂。上访要参与,联合执法要参与,合同要审,行政诉讼还要与法院相互协调,各村之间的纠纷调解等等,都需要我们去做,只要与法有关就是司法所的工作。”苏力说。
这么多繁琐的工作,每一件苏力都会认真对待,他说之所以如此,不为荣誉不为表扬,只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内心。他一直坚信,只要踏实工作,老百姓和上级领导都是会看到的。
“我做每一件工作的时候,所想的都是如何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去想做了以后能够得到些什么荣誉。每天的工作并不是在办公室喝茶看报这么简单,再小的事情都需要付出精力认真对待。”苏力说。
“实干型”,这是苏力对自己的总结。对于自己的事业打算,他坦言其实并没有过多想法。“领导安排的任务我会努力去做,不去争什么,也不去抢什么,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我所做的,就是让脚下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苏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