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科齐被查背后的治贪隐忧

法国总统在任期间可享受刑事豁免权,免受指控,但卸任后,如果此前行为不端,仍然难逃“秋后算账”。近日,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不幸“中枪”,也反衬出法国“半议会制”政体总统权力过大的制度设计缺陷。

“萨科齐被抓了!”

法国当地时间71日上午8点,这一爆炸性消息,迅速通过互联网占据了世界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有媒体称,前总统被“拘留审查”,这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125月,尼古拉·萨科齐,这位20075月当选的“变革型”法国总统,最终没有赢得总统连任,败给了一个叫奥朗德的法国男人。

至此,法国总统职位带给萨科齐的司法豁免权戛然而止。和他的前任雅克·勒内·希拉克一样,离开爱丽舍宫30天后,法国国家司法系统开始启动其调查。

只是,这一次,轮到了萨科齐。

据外媒报道,71日凌晨,因涉嫌“探听司法机密”和腐败,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被司法警察总部反腐败办公室拘留。15个小时后,萨科齐被转到法国巴黎大审法院面见法官,随后被释放。有记者跟踪采访获悉,萨科齐先是回到家中,然后来到他在巴黎的办公室。

截至目前,外界仍无从得知在这已经过去的15个小时中,双方究竟具体谈了些什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双方各执己见,萨科齐完全不承认所受指控的罪名。

其实,早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即被人曝料收受卡扎菲政权的“政治捐助”。此后,随着法国在利比亚打响“第一枪”及战事的扭转,人们忽视了其中暗藏的腐败因素。

但是,法国的司法部门历经两年多的前期调查,终于取得进展。作为前总统,萨科齐的被拘留,反映了法国何种反腐机制?这个国家的政府高官,为何在欧洲大陆频频出现腐败丑闻? 

  

“我的朋友萨科奇疯了”

近日,法国一家私营电视台,在黄金新闻档节目中,播出了72日下午对获释后的萨科齐的访谈录像。

“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违背共和国价值观或法治的事情,我从来没有背叛(法国人民的)信任。”萨科齐在采访中说,把他拘留在警察局并且长时间讯问,是有人想侮辱他。他指责法国一部分司法系统已经沦为“政治工具”。

萨科齐说,决定对他开展司法调查的一个女法官缺乏公正,因为她属于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左派色彩的法官工会。执政的左派社会党议会党团主席勒鲁于72日指出,萨科齐不是政治阴谋的牺牲品,或者司法系统攻击的对象。他说,萨科齐也受法律管辖,应该为“腐败”和“利用影响”等严重行为承担责任。

现年59岁的萨科齐20075月出任法国总统,在2012年竞选连任失败后淡出法国政坛。但此后萨科齐却一直官司缠身,媒体统计,他直接或间接涉及6起司法案件。

在这些案件中,最受关注的是萨科齐涉嫌在2007年竞选期间的违规行为,包括接受利比亚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多至5000万欧元的“政治献金”,以及利用欧莱雅集团女继承人利利亚纳·贝当古年迈衰老、心智糊涂等弱点,从她那里获取大量现金。

其实,早在2005年,卡扎菲就接见过时任法国内政部长的萨科齐;2007年萨科齐当选总统后,还高调出访利比亚;次年卡扎菲回访法国,萨科齐还自信满满地告诉他的国民,“上校先生”并非“独裁者”。

这就难怪,在法国率先承认利比亚反对派组织是合法国家政权直至首先出动飞机进行军事行动后,卡扎菲颇为失落地说:“我的朋友萨科齐一定是疯了。”

但是,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面对以前“朋友”的反常行为,则表示有证据证明,萨科齐竞选时曾经拿了利比亚的政治献金。“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让这个小丑把钱归还给利比亚人民……他让我们失望了。”

“如果卡扎菲不能在一年内被打掉,萨科齐在国内的大选中显然无法交代,简直会是个灾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认为,面对卡扎菲欲揭穿秘密的局面,萨科齐只能选择“有卡无萨,有萨无卡”。

最终,利比亚战争以当时反对派的胜利而结束,萨科齐也因此逃过一劫。但是,卸任总统一个月后,他依旧难逃国家司法部门的秘密调查。

显然,萨科齐疏忽了法国强大的反腐机制。

  

特殊政体下的制度屏障

不光是法国,腐败也是全球众多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因此反腐成为其行政策略的重中之重。公开的资料显示,法国政府的廉政指数世界排名位居2024之间,尽管在欧洲国家属于中等,但法国采取的反腐措施显然较适合一些发展中国家借鉴。

众所周知,法国的政体不同于德国、英国以及严格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美国,是“半议会制”,法国总统权力特别大,甚至比美国总统权力要大。

法国总统的权力凌驾于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之上,而且政府是由总统来组织而不是议会组织。因此,法国总统具有半总统制特点,其权力过大是造成贪腐丑闻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法国制定了严密的反腐败机制,特点主要有三个:

一是“堵”。1988年,法国制定了公务员《政治生活资金透明法》,依此建立起“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由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实施。上到总统,下至镇长,必须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公报,接受监督。该委员会,对房地产、城市建设、公共市场和国际贸易等,最易出现腐败的领域进行跟踪联查,以保持对公务员贪腐的最高警惕性和透明度。

二是“防”。1993年,法国成立了全球唯一的“全国预防贪污腐败中心”,该中心聚集了政府、政务、司法、税收、海关、军队等各界顶尖人才,他们的任务是调查各部门贪腐的蛛丝马迹,分析案例类别,利用新技术判断部门腐败的可能性等,并且向有贪污迹象的企业和个人发出警告,同时向政府部门提供咨询,进行国际交流、吸取国外经验和意见等。

另外,法国政府还在民间进行防腐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从基层企业主管到政府高官,定时举行有关讲座、培训等,让民众了解防腐和反腐的重要性,力图做到全民预防,举国监督。

三是“法”。2003年,法国政府召集来自世界各国的法官、检察官,在巴黎制定了“巴黎宣言”。该宣言旨在惩处政府高官的腐败行为,取消他们的司法豁免权,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07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反腐法案,制裁那些有贪腐行为的公务员,情节严重者判处510年监禁和7.5万至15万欧元的罚款。

  

存争议的被捕影响“政治前途”

事实上,萨科齐并不是第一个受到司法系统调查的法国前总统。巴黎轻罪法庭201112月曾判决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担任巴黎市长期间贪污罪名成立,判处其入狱2年,缓期执行。希拉克也因此成为法国二战后获刑的首位前国家元首。

在法国,特殊的政体形式和总统无限大的权力,往往容易酿成政治灾难。

萨科齐被调查质询、传唤,由头是他涉嫌在2007年竞选总统时,从法国女首富、欧莱雅继承人利利亚娜·贝当古处获得大量非法竞选资金。而法国选举法规定,政客接受的个人捐款不能超过4600欧元。

在萨科齐被警方拘留的前一天,萨科齐的律师赫尔佐格及两名高级法官涉嫌“影响力交易”和“泄密”被法国警方拘留。

也有人将萨科齐的被捕解读为,在其宣布将重返政坛竞选2017年法国总统的背景下,是竞争对手故意“迫害”萨科齐。

此次被释放后,萨科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告诉法国人民,我从未背叛他们,也从未做过违背国家法律秩序的事情!”对他私人手机、电话曾被监听并被媒体公开的做法,表达了强烈不满,指出这是侵犯其隐私的行为。

在这次采访中,萨科齐直接点明,对他贪污的指控是一种“有组织的、利用司法手段的政治工具”,自己遭遇的渎职调查其实是一种政治迫害,目的是毁坏他的声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并不认可萨科齐的这种说法,他说:“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证据,司法机构也不会轻易拘留一位前总统。至于2017年的总统竞选,只要司法最终判决萨科齐无罪,那他就可以参选。”

但是,曲星也指出,“官司缠身对萨科齐重返政坛无异是多了一块绊脚石。这种遭受司法正式指控的‘负能量’相当大。”

2017年,决不会放弃政治。我对法国现状感到沮丧。我了解法国人民的忧虑。”尽管萨科齐自称其阵营在他总统竞选期间“没有花费纳税人的一分钱”,还表示自己将不会放弃参选2014年秋天开始的右翼“人民运动联盟”主席选举,但是时间留给萨科齐博弈的筹码已经不多了。

自这位法国前总统因涉嫌腐败被查以来,外界猜测他的政治生命恐就此终结。因此,萨科齐“决不放弃”2017年总统竞选的言论,也引发法国民众猜疑与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