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之死

压力来自“白浪河”

  陈白峰是市委常委,又是仅排在市长之后的常务副市长,分管了当地多个重大投资项目,个人压力较大。

  陈白峰给周围人的印象通常是亲和、谦逊。潍坊市政府工作人员对陈白峰的描述是,“一米七五左右的陈身体消瘦,遇人微笑”。不过,在陈生前,他的小区邻居们都远远地躲着他。

  不为其他,只因他是副市长。

  一位与陈白峰有过多次交流的龙居苑小区居民说,她在一年前才知道,和自己在小区路边闲聊的人,是潍坊市常务副市长陈白峰。

  陈的作息时间很规律。“一般在早上5点或傍晚会有散步的习惯,但运动幅度不大。”另一位小区居民说道。

  在此之前,陈白峰已在龙居苑小区居住了三四年。邻居起初并没有注意陈,但是陈会在远处主动和人打招呼。

  2013年,陈的副市长身份渐渐为周围人所知,邻居开始对他敬而远之。一位小区居民说,“毕竟是副市长,一般人知道他的身份后是不敢上去接触的。有一次,我们坐在那儿,见到他往这边散步过来,大家都主动地躲开了,因为‘(副)市长来了’。”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陈白峰是一个很儒雅的人,能办的事,只要不违反原则,他都很快办。但性格很直。”

  因此,许多人并不相信陈会“因抑郁自杀”,而是猜测有其他原因。事发后,外界注意到,中央第四巡视组从329日至529日进驻山东两个月。陈白峰的自杀,是在巡视组刚离开不久之后发生的,时间上颇为巧合。

  不过也有接触过陈的人说,“近两年能感觉出他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说话和走路也显得‘慢悠悠’。”

  此前,有媒体从潍坊市政府官方网站查询到,陈白峰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523日,当时,“潍坊市在阳光大厦组织收听收看了山东省蓝黄‘两区’《规划》实施情况检查推进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曙光出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白峰讲话。”

  据潍坊市政府公布的信息显示,陈白峰负责重大项目、“三区”建设、区域经济合作、发改、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管理、统计、物价、粮食、政府法制、民族宗教、公共行政集中审批、综合配套改革、军民关系、老龄、海关、海事、出入境检验检疫、打击走私等方面的工作。

  陈白峰是市委常委,又是仅排在市长之后的常务副市长,分管了当地多个重大投资项目,个人压力较大。

  比如,潍坊白浪河环境综合治理开发工程的负责领导就是陈白峰,潍坊市曾将这个工程称为在“在泥泞中匍匐前行”。这个总投资达78600万元的工程从2006年开始就陆续进行,主要是针对白浪河水库至北外环22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2008年工程投资453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续建其上游湿地、鸢都湖、泰华三大板块的治理工作。

  目前,该项目仍在开拓融资渠道。据《大众日报》20135月初报道,潍坊滨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为官方融资平台)企业债券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公开发行。该债券核准发行额度为12亿元,主要用于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林网建设项目和白浪河蓄水工程项目。以后将根据需要,陆续发行第二期、第三期企业债券,筹集更多的项目资金。

  知情人士表示,陈白峰的压力来源之一是“白浪河”。

  压力来源之二是,曾创造“一天投入一个亿”神话的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正面临融资困境。《经济导报》近日报道,近年来,潍坊滨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多采用银行借款作为日常经营的主要融资渠道,造成负债总额较高,利息支出较大。

  

“谁杀我的树,我杀谁的头”

    陈白峰多年身处要职,且在自杀身亡之前,相关资讯从未见对其抑郁病情吐露只言片语,简单一句“抑郁死”,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19767月到197711月,陈白峰在山东诸城市枳沟镇当知青,那时他才十七八岁。据同为知青的人对陈白峰的印象,“他看上去精干”。

  197711月,陈白峰成为诸城百货公司文书、县委组织部干事、县委办秘书。198112月,担任昌潍地委办公室调研室秘书。19843月,陈白峰担任潍坊市委研究室秘书。

  陈白峰以写材料出身,担任秘书七年,对官场规则熟稔。与其他官员不同的是,在陈白峰的仕途生涯,有一段漫长的学习经历。从1984年他调入潍坊市委起,开始在昌潍师专中文系夜大班学习。两年后,他担任潍坊市委研究室政治科副科长、科长。

  199011月,陈白峰担任潍坊市委办公室综合室主任。19924月,担任潍坊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期间,陈白峰在山东省委党校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34月,陈白峰担任潍坊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期间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业余本科班经济专业学习。

  20011月,陈白峰出任安丘市委副书记、市长。直到200212月,陈白峰担任昌邑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后,他仍在南开大学高级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主政昌邑5年后,20081月,陈白峰担任潍坊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20122月,担任潍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昌邑市是陈白峰工作5年的地方,是他仕途的第一个高点,也是他敢于作为的一段仕途生涯。

  20097月,昌邑市因城市规划要将石渠两边的柳树砍倒,引发了当地人的不满。坊间流传,已升任为潍坊市副市长的陈白峰强硬表态:“砍树如杀人,谁杀我的树,我杀谁的头。”

  对于树木,陈白峰的确有特殊的情感。

  早年昌邑市苗木业发展缓慢,仅由农民自发种植,面积小、品种少。陈白峰到任后,当地仅用了3年就把昌邑打造成了江北最重要的苗木生产区之一。

  陈白峰主政昌邑的第三年,苗木业的发展凸显了他政绩和能力。

  在是否发展园林绿化苗木业时,陈白峰展现了对政策、经济的洞察,“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并将其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美化方兴未艾,并已开始向乡镇蔓延。这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化苗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其次,绿化苗木附加值高,收益高。同样种一亩地,绿化苗木的产值是经济林、蔬菜的几倍。”

  昌邑连续举办了两年的苗木交易博览会,并发展了新展会机制,交易额达到3亿元。陈白峰强调:“政府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办政府该办的事。具体到展会,主角应该是广大苗木企业和苗农,政府的重点是搞好服务。”

  对于基层工作,陈白峰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方式。他2006年在昌邑市辖区推行的“包干寄宿”制,将70%的乡镇干部派驻到农村,点对点地抓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改变了片区化管理。

  调往潍坊任职后,可查的陈白峰的个性语言是在2011年。当时的陈白峰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风筝是潍坊闪亮的名片,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产品质量打造成一张与风筝媲美的城市名片,使其真正飞得高、叫得响、行得远!”

  不过,当时的陈白峰大概没有想到,自己三年后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

他喜欢树,却在201465日选择在树上“自杀”,死后还迅速被官方和亲属打上“抑郁”这顶标签,令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