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讲堂”开讲

北京市昌平区法治德治两手抓

  “祝贺你,成为法德讲堂讲师团的一员。希望你们能发挥自身作用,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授课之中,做到德法并进。”529日,北京市昌平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涂沙金将聘书郑重地递到一名讲师团成员手上。

  当天,昌平区的一处礼堂内热闹非凡,区各委办局、各镇(街道)主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司法所长、村居民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首期“法德讲堂”在聘书颁发仪式后正式启动。

  昌平区委党校副校长刘海平结合当前形势,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了“公民日常生活中如何以道德为基础、法律为底线,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为主题的“法德第一课”。

  昌平区司法局调研员邢建平介绍,开办法德讲堂的目的是为把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进来,在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法律与道德在管理社会、规范行为、维护秩序等方面的相互促进作用,引导全社会形成越来越浓厚的法治理念和崇尚道德风气,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进步。

  记者了解到,讲师团成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专家学者担任讲师的讲师团,二是各相关单位中有一定宣讲能力、法律专业水平和道德文化素养较高的科级领导干部组成的讲师团,三是有较高素质的文明引导员担任宣传员的宣传队伍。

  “300余名法制宣传骨干将接受3次统一培训。他们回归单位、社区后,将结合身边感人事迹,每月一次向单位和社区居民讲授法制道德课程。”邢建平说。

 

“促进文明

要靠法律和道德双重约束”

  昌平区公共文明引导大队队长李建静在交通文明引导员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6年,这次她也成为讲师团的一员。

  谈起工作,她告诉记者,作为交通文明引导员,其实就是在站台上搞宣传,“绿色交通,文明出行,这是我们宣传的理念。一方面引导乘客排队、有秩序地上下车,另一方面引导车辆进出站,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维持秩序的工作。”

  尽管已经是引导员中的“老人”了,但在日常工作中,李建静仍会遇到一些让她颇感委屈的事。

  “有时候劝导乘客排队候车,会被一些不遵守秩序、加塞的人谩骂。很委屈,但是作为引导员,我们不会与乘客发生冲突,只能听着,还要好言相劝。”面对这种情况,李建静很无奈,“也会遇到两个乘客之间起纠纷的事情,有些冲突比较严重的还会出现打架的情况。劝不住的,我们只能选择报警。”

  对于法德讲堂活动,李建静连连称赞。在她看来,作为引导员,首先得自己懂法、有法律意识,这样在日常的宣传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影响和教育市民。

  “听完今天的法德讲堂以后,我觉得可以把一些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加入到引导员的文明用语中,尤其是在引导乘客有序候车的时候,将法律知识宣传给他们,不仅能为我们的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而且对乘客法律意识的加强也会有帮助。文明的促进要靠法律和道德双重约束,效果才会更好。”李建静说。

 

“法律是底线,

道德应是更高层次要求”

  昌平区城北司法所所长梁永利每月都会到辖区各个社区举办法制讲座,这次成为宣讲团成员使他又多了一重身份。他坦言,在司法所工作,面对的是基层老百姓,职责就是为老百姓做普法宣传。

  “过去我们一直讲的是法制课,并没有将道德层面的东西放进宣讲内容中,但其实很多时候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着‘德’的内容。这次提出法德讲堂,就是将法和德更好地结合,有机地融合。”梁永利说。

  他告诉记者,昌平区近几年征地拆迁发展的比较快,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因为争房产与父母发生纠纷的典型案例。

  “有一户人家,兄弟二人在房子拆迁之前就分了家。但是面对拆迁之后分得的利益,兄弟二人之间产生了纠纷,反目成仇。我们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极力调解,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他们走上了法庭。”梁永利给记者讲述了一个颇让他感到无奈又气愤的事例。

  “处理家庭邻里间的纠纷,不一定所有的都要去打官司,尽管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是依法办事,但却破坏了邻里间的关系,这并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结果。”梁永利认为,法律是底线,道德应该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他说,很多纠纷都是因为突破了道德的底线才引发冲突,最后只能依法解决。“如果在日常的法制宣传中,将德育的部分加进去,不仅能够提高老百姓的法律和道德意识,对我们司法所工作的开展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因此将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结合在一起给老百姓普及,非常有必要。”

 

法德讲堂织密全区普法网

  邢建平介绍说,此次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道德风尚,提升市民素质,建设美丽昌平”为主题的法德讲堂活动主要集中在4月底到11月底之间,除了每月的宣讲活动外,在此期间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德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力争把法德精神渗透到各种文化活动中。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法德讲堂’活动,织密全区普法网,拓宽‘法律六进’的途径和渠道,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将法治与德治同步运用、长期推动。”邢建平说。

  据悉,在法德讲堂活动期间,昌平区将会举办以法律和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演讲、模拟法庭等活动,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法律和道德知识,打造具有昌平和本单位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法制宣传和道德文化教育品牌。

  另外,还将充分发挥市民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具有代表性的市民素质教育基地中遴选,建立“昌平区法德教育示范基地”。同时加强法德文化阵地建设,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融入道德元素,建立法德文化一条街、法德文化公园、法德文化广场、法德文化宣传栏等宣传载体,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栏、宣传视屏和乡情村史博物馆的作用,让人们在休闲娱乐和参观学习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知识、道德修养、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熏陶。

  记者了解到,昌平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区司法局还将开展“法德之星”评选活动,拟在10月份评选出百名“法德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