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贼”偷心

  521日,改编自台湾著名漫画大师萧言中同名漫画的舞台剧《笨贼一箩筐》在北京朝阳9剧场开启首轮演出。黑色犯罪喜剧《笨贼一箩筐》改编自萧言中同名漫画。这部从1993年开始创作的单幅漫画作品系列,迄今已经推出1000幅,并将继续创作下去。

  萧言中酷爱漫画,在台湾享有“台湾漫画界四大才子”“漫画顽童”“单幅漫画第一人”“短路天将”等诸多美誉,而漫画《笨贼一箩筐》广受欢迎又帮他赢得了“笨贼之父”的称号。

  虽然舞台剧《笨贼一箩筐》改编自同名漫画,但萧言中坦然,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戏剧版《笨贼》和漫画版《笨贼》全然不同。萧言中所理解的不同是:“与漫画里人物可塑性不同,戏剧需要将很多元素抽离,把延展性去除,基本上等于对剧情进行了全新创作,但漫画的精神内核,包括一些桥段是保留下来的。《笨贼》其实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它也是一种颠覆,将负面角色塑造成可爱形象。”

  该舞台剧主创怪咖剧团的艺术总监孙恒海则补充道:“进行舞台剧设计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构思如何颠覆,如何将漫画精神内核——越笨越快乐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笨贼》是一部黑色喜剧,表面上煽情搞笑,其实向内是悲伤的,观众会‘笑到最后哭了’。当然,这部剧剧情非常紧凑,几乎一气呵成,结尾的设计是‘活扣’,是开放式的。首轮演出我们尽量去保留单格漫画的形式,到第二轮、第三轮演出,我们会更多尝试多媒体技术运用,更加立体。”

  萧言中保持着每天创作漫画的习惯,他的创意来自于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说,创意是被逼出来的,比如小时候功课不好,在以成绩换零用钱的家庭中,他没法获得零用钱,更没法买玩具,但他总是会通过画画搞到自己的玩具。

  在萧言中看来,漫画和剧场之间有着极强的互动关系。漫画是一种个人活动,经常要孤单地挑灯夜战。但剧场不同,它是一种集体创作,来自不同专业的演员互动、学习,能汲取到不同的养分。萧言中说:“我觉得创作都是相通的,漫画和剧场都是我的养分。而我现在就在按部就班地聚集能量,不断积累经验和人脉,付出让我感到很快乐,跟其他创作人进行思维、创意碰撞的体验,是非常过瘾的。”

  本版组图为《笨贼一箩筐》剧照,由怪咖剧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