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杨帅:我有一个公益梦
拥有数十万订阅用户、有数百期内容推送;每天处理50多次咨询、总计为两万余人提供帮助;有专属的网站、2000多律师随时伸出援手……这一切都属于一个微信公众号:法律小常识(微信号lawhelp)。
也许你会觉得一个出色的公众号有这样的成绩是理所应当,但如果这个公众号的运营者是一名还未毕业的“90后”学生,那么你会不会吃惊地竖起大拇指呢?
杨帅,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法律专业大四学生,与所有的应届生一样,在这个毕业季里,每天为了论文和工作而忙碌着。但是无论有多忙,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抽出1个多小时,为公众号的订阅者推送法律知识。
“尽管这个公众号从创建到现在才1年多,但是真的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已经无法割舍。想到在网络的另一端还有那么多的人在关注着它,我就会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和期待。”5月14日,杨帅对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说。
从无意到放不下
2013年2月,微信公众号才刚刚流行起来,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杨帅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注册了一个账号,取名为“法律小常识”。
“社会上很多人对法律知识非常欠缺,我是学法律专业的,想通过这种流行的方式传播更多的法律知识,让大家都能懂法。”提起初衷,杨帅羞涩地说道。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账号注册后便被闲置了起来。几个月后,当杨帅再次登录账号,出现在后台的信息让他大吃一惊:订阅者增加了几千人,几百条留言多是询问为什么从没有接到过推送消息。
杨帅坦言,他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他的公众号,“这让我意识到很多人真的很需要获得法律知识。”从那之后,公众号“法律小常识”便正式开始运营了。
典型案例、法律笑话、名词解释,都成了最初推送的内容。随着推送次数的增加,订阅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给杨帅留言,诉说自己遇到的困难和疑问。
他告诉记者,最初给公众号的定位就像是“法律小常识”这个名称一样,只是推送一些法律常识,并没有打算做法律咨询。但是看到很多订阅者遇到法律问题时的焦虑不安,他决定开始回答他们的问题。
尽管学的是法律专业,但毕竟还是在校学生,缺乏经验,一些问题让杨帅也犯了难。“我有一个朋友是做律师的,最初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很多订阅者的法律咨询都是他来回答的。”提起朋友的帮助,杨帅非常感激。
但是,随着订阅用户以每月1万人的速度增加,法律咨询的数量也成倍地增加着,单纯依靠一个律师已经很难完成解答了。杨帅想到了上网向律师们求助。
通过不断努力,目前已经有一批律师无偿加入到了杨帅的队伍,每天为订阅者解答咨询,公众号“法律小常识”也运营得越来越顺畅,推送的内容也变成了时下的法律热点,既有文字也有图片,更加生动可读了。
“每天为大家推送法律小常识、整理问题,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再也放不下了。”杨帅感叹道。
不务正业OR坚持梦想?
“做事比较认真,对网络很感兴趣,有想法。”这是同学对杨帅的评价;“学习成绩中等,是个有正义感的愤青。”这是杨帅对自己的评价。运营着这样一个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公众号,杨帅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却鲜有知道。
杨帅告诉记者,在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有朋友认为是在不务正业,表示不能理解。“他们认为我还是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找工作上面,做公众号玩玩就行,不用太认真。”杨帅说,他没有告诉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每天都是偷偷摸摸在做这件事!”
尽管克服了反对意见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但杨帅做公益普法的道路却并没有就此变得顺畅,寻求公益律师的帮助成为最大的困难。在他看来,不被理解倒在其次,无法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才是最让他心里难受的。
“有很多人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困难,在现实中可能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忽然有一天上网关注了我,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但是他们的事我也没办法帮他们解决,心里非常难过。”杨帅说。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他不厌其烦地给律师们写信,邀请他们加入这支公益“小队伍”。“我在网上给一些律师发私信,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帮助,但是很少有人回复我。”杨帅说,面对这样的结果,他颇为无奈,“曾有一天我给100多个律师发了消息,只有20个左右回复了我,其中还有大部分是询问报酬的。”
杨帅告诉记者,自己只是个学生,凭借一腔热血运营这个公众号,没有人资助,也从没想过向咨询者收费。因此,他也希望律师们能够无偿提供帮助,但他也表示,“做公益法律咨询最难的就是找律师回答问题,在没有经济回报的情况下,很难有吸引力。”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律师也将“法律小常识”当成了固定阵营,每天都会为网友解答咨询。杨帅说:“真的很感激他们,我和律师们从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任何经济报酬,他们能够无偿提供帮助,我想对他们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谢谢’。”
面对朋友的不理解、寻找志愿律师的不顺利,杨帅也多次质疑过自己。是对梦想和初衷的坚持,让他在缺少支持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后悔做这样一件事,每天看到很多人提出法律问题,真的无法置之不理,毕竟那是一份信任。
“每次订阅者通过律师们的解答真正解决了困难,给我们发来感谢内容的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杨帅说,看到自己做的事能够真正帮助别人,会有很大的满足感。
将公益进行到底
对于未来,22岁的杨帅还不甚清晰。但毕业后即将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他,将做公益普法看做是会一直做下去的事。“我希望这个公众号能一直运营下去,这样就能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问题了。”杨帅的想法单纯而质朴,“我们会一直免费为订阅者提供服务。”
他说,很多人做公众号都是为了赚钱,多数律师们经营自己的公众平台也是为了拓展案源,而且很多人做了一段时间后都放弃了。“有个律师告诉我,做这个既繁琐效果又不明显,还不如花很少的钱在一些网站上买个广告位。”
杨帅告诉记者说,如果依靠现有的粉丝数量,想要通过公众号盈利的话将会非常容易。有很多广告商希望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广告宣传,但都被他拒绝了。“我希望订阅者从‘法律小常识’里看到的是干净纯粹的内容,不想因为一些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他们的体验。”
为了方便订阅者提问,也更方便律师们回答问题,杨帅联系了学计算机的朋友,正在帮助他开发“法律小常识”客户端。“目前为止,公众号所有的事项都是靠朋友无偿帮忙才做成的,甚至一些时候还得自己贴钱进去,很累也很繁琐。但是经常会在后台收到感谢信,逢年过节也会收到祝福,感觉很温暖很开心,这就够了。”杨帅笑着说道。
有了众人的帮助,公众号的运营也变得轻松起来。杨帅现在每天要做的就是编辑好推送内容,再把网友们提出的问题整理归纳,放在网上等待律师们回答。在采访结束的时候,他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法律小常识’获得法律知识,也希望更多的律师加入进来,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