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桑德尔公开课”谈社会

李泽厚谈社会伦理和公正

仿照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的“哈佛公开课”形式,中国著名哲学家李泽厚59日-2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讲座,讨论中国社会伦理和公正话题。

59日-21日,华东师范大学邀请中国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开设了社会伦理学短期研讨班,讨论社会经济发展与公正问题,授课形式与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哈佛公开课”类似,因此被称为中国式的“桑德尔公开课”。

迈克尔·桑德尔是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座教授,美国人文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共同体主义)最著名的理论代表人物,他曾出任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政府办公室顾问,并曾于2007年到访中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

桑德尔是“哈佛大学公开课“的倡导者,其因10堂讨论“公正”话题公开课大受好评而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课程讲席教授”之一。2010年之后,桑德尔和其公开课的教学方式迅速赢得中国学者青睐。我国哲学家李泽厚是桑德尔的研究者和朋友,今年5月,他仿照桑德尔公开课的方式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讲座,就桑德尔讨论的社会发展与公正话题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进行深度讲习。

“桑德尔式”讨论教学对国内高校来说是比较新的教学方法,作为尝试,李泽厚举办此次讲座原本只想邀请10多名听众参加,进行小范围意见交流。但是,李泽厚来讲学的消息传出后,华东师范大学的联系电话在短时间内被打爆。哲学系主任郁振华说,经过与李泽厚多次探讨,最后把研讨班主场参与人数扩充到100人,同时设置了两个视频分会场,全部加起来参与人数达到200多人。

李泽厚对于这次讲座非常重视,他说:“我很多年没有进大学讲课,这次安排的课程,前后准备经历了4年多。最早是2009年,我答应了杨国荣教授,来华东师大讲讲课,后来2010年、2011年、2012年,他们又邀请过我。我看一些材料说,三分之一的人过了85岁变成老年痴呆症。我今年84岁,也许明年就会得了。我以前过目不忘,现在我过目即忘。所以今年不来,也许明年到85岁就来不了了。”

李泽厚此番主要讨论两个主题:“道德、伦理与人性”和“市场与道德及两德论问题”,讨论以李泽厚所著《回应桑德尔及其他》《伦理学纲要》与《伦理学答问补》为具体内容,目的是“不任意扩大,东拉西扯,越出范围。讨论以理论为主,不会如桑德尔对各种具体事例纠缠争论”。

尽管在开课通知中,华东师范大学并没有冠以“桑德尔式”这样的形容,但“桑德尔的影子”仍随处可见。一方面,李泽厚的授课形式与桑德尔非常相似,特别是李泽厚强调他不以传授知识的教师身份参加讨论,而是平等地欢迎诘难和批评。

另一方面,在课前阅读准备清单中,桑德尔的代表作《公正》是主要讨论对象,校方要求参加学员必须细读以更好展开讨论和争论。除此之外,华东师大哲学系还希望参加上课和旁听的学员能有一定的伦理学基础知识,如略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边沁、密尔、罗尔斯等人及中国哲学。

李泽厚对迈克尔·桑德尔的学术观点较有研究,他专门出版了《回应桑德尔及其他》评论桑德尔的观点。他认为,桑德尔在畅销书《公正》和《钱不能买什么》中表达了忧虑,因为“美国等国由市场经济走向市场社会后,一切均可买卖,已无道德可言”,这一步中国也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