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鹤”前董事长民间借贷案风波再起

《温州再曝民间借贷敛财大案》追踪

记者还了解到,戴育仁将海鹤药业和兴瓯医药的股份转给叶可为时,也将两个公司的一些债务转给了叶可为。为了能长远发展,叶可为认下了这些债务。

至于张君平的两笔欠款,戴育仁也称,他是帮张君平应付债权人,才迫不得已签下欠款协议,其实并没有欠张君平钱。而对于张福林的欠款,戴则说:“收据有,但事实不准确,我没跟张福林有金钱往来。”

对于戴自称签下子虚乌有的欠款协议,公诉人问戴:“你作为见过大风大浪的生意人,签下这么大额的欠款协议,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你难道不知道吗?”戴则回答:“这是共同合作,是双赢。”

据此前媒体报道,为了缓解债务,叶可为曾跪求戴育仁还钱。当时叶可为相当落魄,靠卖车卖表过日子。

 

面对指控,百般辩解

“这次庭审看得出来,戴对指控的罪名一概不承认,对被他害得坐牢的叶可为,他居然假哭起来说为了救叶才写借据,太会演戏了。”债权人徐先生愤慨地向记者表示。

此前,众多债权人向记者透露,戴育仁恶意串通其妻及多名近亲属,以高额利率为诱饵,骗取郑某、郭某、项某等30余人10.7亿元,实际诈骗金额很可能超过20亿元,直接受骗人很可能超过100人,牵涉到的受害人过千。戴育仁等人诈骗的犯罪行为已致使受害人死亡2人、多人次自杀、精神忧郁症多人,还有多人债台高筑流浪他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此后经过经侦,公安机关提交检方的起诉意见中对涉案金额的认定也有10亿余元,检察机关最终确定指控戴育仁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共5.3亿余元。尽管在对涉案金额的认定上有利于自己,戴育仁仍然极力抗辩,为自己开脱罪名。

“起诉书完全不正确。”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戴育仁这样狡辩。公诉人向戴育仁逐一核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的金额。对于金额,戴育仁表示有很大异议。此外,对于起诉书指控的一些集资诈骗金额,戴育仁称,个别债权人他连面都没见过,借款金额更是无中生有。对于戴育仁的辩解,公诉人称,会在接下来的质证阶段一一质证。

面对公诉人、法官询问向他人集资的原因,戴育仁不承认是集资,而认为是借钱周转。他说是为了企业还贷,并辩称:“2008年下半年,海鹤药业和兴瓯医药资金链出现问题,之后开始从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借钱,约定利息4分到6分。”他回忆资金链断裂后,2008年底到2009年初,因为银行不再向其放贷,只好通过抵押资产和变卖资产的方式还债。

除此之外,他在庭审现场否认资金还有其他来源。

而公诉机关的起诉书显示,2007年至20104月期间,戴育仁以投资企业、资金周转等名义,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向社会上的10多名不特定人员非法集资,总金额4.7亿余元。其中,最多的近1.6亿元,最少的也有350万元。案发前,戴育仁通过银行转账或以房产、车辆抵债等方式支付利息及部分本金共计5亿余元。

对于海鹤药业、兴瓯医药的债务纠纷,起诉书载明:20102月,戴育仁大量集资后无法支付本息,后由张福林代为偿还集资款2亿元,并由张福林接管有着巨额债务的海鹤药业、兴瓯医药。同年4月,张福林退出海鹤药业、兴瓯医药,经双方核算,戴育仁欠张福林9026万余元。在此期间,戴育仁又以5亿元的虚高价格将海鹤药业和兴瓯医药两个包袱甩给了叶可为、张君平,然后向重庆转移。后叶可为、张君平替戴育仁偿还了海鹤药业、兴瓯医药的贷款及戴育仁的个人借款。此外,戴育仁与叶可为、张君平还因投资重庆神农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港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产生纠纷。2011916日至2011109日,戴育仁与张君平分别签订了应向张君平还款4796万余元及500万元的协议书;201110月,戴育仁与叶可为签订了应向叶可为还款5.2亿余元的协议书。

戴育仁将海鹤药业、兴瓯医药转让后,隐瞒资不抵债的资金状况,于201011月至20118月继续向4人非法集资6470万元,案发前仅归还90万元。

公诉机关认为,戴育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又在资不抵债情况下,隐瞒资金的真实状况,继续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数罪并罚追究其刑事责任。

庭上,辩护人为戴育仁作无罪辩护,认为戴育仁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均不能成立。辩护人辩称,戴育仁向众多受害人集资的行为应属于民间借贷行为,且集资所得均是用于银行还贷或投资合作。同时,辩护人认为对戴育仁定罪证据不足。

 

资金流向仍众说纷纭

514日的庭审,吸引了近百人旁听。其中,大部分是戴育仁的债权人。另外,还有诸多媒体记者。

“他在法庭上又耍起了一贯的伎俩,玩悲情、耍赖皮。”债权人郑女士告诉记者。据她介绍,实际上,戴育仁有上千名债权人,有上千个家庭因为戴而受到伤害。对被戴育仁骗走2000万元,而检察机关只认定1000万元,郑女士也提出了质疑。“这些钱都是通过我的个人卡打入戴的账户的,为什么只认定了一半?”

债权人陈先生有500万元于2008年被戴育仁借走,他说,他是一批债权人的代表,这批人一共有1.46亿元被戴育仁借走。“这些年来,很多债权人的生活受到了重创。”

还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债权人因为戴的连哄带骗,被戴利用,不仅借走了他家族及同学的9000多万元,使他债台高筑,还被迫辞去公职,流落他乡。

而更值得同情的项先生夫妇,一对实实在在靠实业发家的生意人,却被戴育仁身边做事的表弟金某设计掏空。金某以兴瓯医药担保从项先生手中骗走2800万元。同时,金某又欺骗项先生等人将3751万元打入了戴育仁及其妻子和兄弟的账户上,至今分文未还(还款协议书上载明,截至2011331日,本息共计6831万元,担保公司为重庆神龙集团)。

巨额钱款到哪儿了?戴育仁在庭审现场承认自己的资产有:“(温州)站前东小区有一幢房产,价值1亿多元。还有住宅、车辆,重庆神龙集团30%股权和一家酒店的30%股权,都在我弟弟名下,但都是我的。另外,在重庆还有一处办公楼和40多个车库等。”

事实上,在戴育仁被抓前后,他名下的房产及其企业已经所剩无几。“戴圈的这些钱,只有少部分用于投资,多数被他占为己有或转移到自己的亲属名下。”陈先生这样告诉本社记者,“实际上,戴育仁并非一个人在作案,其妻潘春连(又名潘珠箫)和兄弟戴育明、戴阿迟、姐夫卢纯旺、舅舅李永旺及其他人,在戴育仁的敛财路径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前,债权人给记者提供一份戴育仁的资产清单。对此,郑女士、陈先生等债权人告诉记者:“除了戴本人名下的资产被公安局查封外,其他的都没有查封。”而陈先生还透露,“最近我们新发现了戴老婆潘珠箫名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希尔顿酒店旁的东原1891时光道临江房,价值约150万,公安局最近可能去查封。”

“这房子因还没有领产权证,原来没有查到,问戴家为什么不说,回答说是私下押给人了。”“通过这房子的事实说明戴家还隐瞒了其他很多资产,只是被隐藏了我们没法提供直接的证据。”郑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应该将涉戴育仁资产的亲属一并进行调查,涉案人员该立案的应该立案,这样才能彻底搞清楚戴育仁案的整个资金流向。”众多债权人如是表示。

截至发稿时,戴育仁案尚未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