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下的“朱刘模式”

——访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永信

[编者按]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作为党员干部来说,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呢?昌乐县朱刘街道党工委的一系列举措和成就,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近年来,朱刘街道党工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实干、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0.93亿元、利税22.28亿元,财政总收入1867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38元,被评为山东省生态街道、潍坊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镇、潍坊市科学管理创建活动先进街道等等。一份份荣誉就像是一串串沉甸甸的麦穗,承载的不仅仅是收获,更是老百姓们的希望。

从中国蓝宝石之都——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城往东走,整齐的民居,成片的厂房,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这里就是昌乐县朱刘街道,一个以新能源电动汽车、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和休闲旅游度假为主的“蓝色、高端、低碳”现代产业示范区。

在全国上下全力推进深化改革的大浪潮下,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办党委领导班子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躬身践行群众路线,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镇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高产能现代化示范城。航船要靠掌舵人,朱刘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永信就是朱刘街道发展前行的掌舵人。

“我们的工作没有窍门,要说窍门的话那就是贯彻中央指示,跟定政府思路,真实落到实处。”近日,王永信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党旗引领,创建和谐社区 

“基层工作是关乎百姓民生的大事。”王永信书记告诉记者,他们以“五新”社区建设统领各项工作,在社区实体化运行方面下了狠功夫。

朱刘街道党委首先提出按新居所、新设施、新环境、新管理、新生活“五新”统领,社区、园区“两区”共建的要求,聘请山东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将街道40个自然村规划为魏家庄、首阳山、戴家、都昌、怡和苑、石桥、朱刘店7个农村新型社区。社区推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不搞“大呼隆、一刀切”,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目前魏家庄社区一期5栋多层居民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戴家社区一期4座多层住宅楼、40户别墅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内万庄社区一期10座多层、魏家庄社区二期8座多层可建成并搬迁入住,同时加快推进万庄社区二期、戴家社区二期建设,并全力招商引资适时开工建设怡和苑社区、朱刘店社区。

王永信介绍说,要抓就抓全面,他们把基层社区全部成立党组织,配齐工作班子,严格落实一个计划、一套制度、一份档案、一本台账“四个一”管理机制,74%的街道干部下沉一线,吃住在社区、工作在社区、服务在社区,配备了7辆新能源便民服务车,社区干部每人包一个村,每天到村里转一圈,每周走访不少于20户,上门征集意见建议及需要代办的事项,目前已征集各类意见建议350余条,完成代办事项620余项。社区每天召开一次碰头会,调度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每周再开一次总结会,研究工作得失,进行查缺补漏,促进工作开展,逐步理顺社区运行机制。

“农村工作是我们这一级党委的工作重点。”王永信说,街道40个自然村中,28个村已完成土地经营权证登记换发,12个村已完成集体资产改制。

今年,大力推行党旗引领合作社模式,每个村党支部至少领办一家合作社,确保有场所、有组织、有品牌,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带动集体增收的能力。年内力争90%以上的村完成集体资产改制,全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土地流转,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实效招商,建设特色产业园

“今年在发展定位上,我们把招商工作提上了日程,积极推进招大商转调创,全力打造5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王永信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大工程,他们规划建设了占地6200亩的新能源特色产业园,已落户比德文控股集团等整车企业6家,2013年实现产值过50亿元。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将倾斜政策、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资源大力支持产业园建设,以比德文控股集团为龙头,加快投资12亿元的雷丁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喜威电驱车辆项目和比德文北扩项目,引导喜威、缘分、旺客、新建压缩机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飞帆电子、天瑞科技等15个新能源配套项目落地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500亿级产业集群。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敲门砖,停滞不前的工业只有死路一条,在这一点上我们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观点始终保持一致。”王永信介绍说,近年来他们以提升精细化工产业为重点,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2013年有29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其中1家过80亿元,2家过30亿元,6家过10亿元。

“今年还有几个大项目!”王永信特地卖了个“关子”。据其介绍,潍焦PBT、元利10万吨苯精制联产5万吨顺酐、杰富意苯酐、健宝生物科技等项目年内将全部建成投产,到时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1家企业过70亿元,1家企业过50亿元。“我们监督督促企业自主创新,目前已有7家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12家企业获省名牌名标,11家企业建成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企业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年内力争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市级以上研发中心3家以上。”

王永信告诉记者,截止到2014年,他们引进了山东鲁供(昌乐)农产品物流港、10万吨花生仁深加工、潍坊西部娱乐城、昌乐二中新校等新项目,突出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成立专业小分队,定向对接洽谈,提高招商实效,力争年内引进2个过10亿元项目,实现到位资金30亿元,同时还要推动山东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潍坊振兴日升化工有限公司融资上市。

  

强化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区

去年,朱刘街道加大力度推进期环保整治,先后关停拆除不达标企业26家,停产治理17家,空气质量有了根本好转。区域内涉污企业积极进行整改治理,环保投入累计已达到3.75亿元。其中,有着百年历史的老企业潍焦集团关停了3万吨对甲酚项目,拆除了40万吨湿法熄焦项目,又新上了PBT、苯加氢扩产、苯酐等项目,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这是昌乐县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成果的具体体现,央视《焦点访谈》节目进行了重点报道。王永信说,今年,朱刘街道将继续按照潍坊市委、市政府“三八六”环保行动和县委、县政府提升环境质量的要求,对确定关停、治理的企业和项目坚决关停。同时,建立机关干部进驻企业制度,每天必到、每家企业必到,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巩固环境治理成果。

“强化环境不光要治理还要生态修复。”王永信告诉记者,他们把桂河生态湿地做了环境规划,按照“整体规划、分段实施,高端定位、一次成景”的原则高标准搞好规划设计,建设拦河大坝,修建观光通道,做好河滨绿化,配套人文景观,打造村河相伴、水绿交融、人水和谐、林水一体的生态长廊,汛期来临前可完成生态修复,年底前把景观打造到位。今年更是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力度,光去年栽植各类苗木就达70多万株,街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全街道80%的村(社区)达到市级生态文明村标准。今年还要重点开展道路绿化、村庄绿化、企业绿化、水系绿化和荒山绿化,建设2处面积500亩以上的绿化示范点,2200亩以上义务植树基地,确保完成造林3000亩。

“新农村建设也是创造好环境的一方面。”王永信介绍说,近年来街道以推进村路硬化、路旁绿化、庭院净化、夜间亮化、村容美化、排水畅化“六化”为重点,着力巩固城管、环卫、绿化“三托管”成果,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力争所有村全部达到市级生态文明村标准,营造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真抓实干,建设发展软环境

“这些年街道上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咱老百姓图的就是过得好,活得好。”这是记者专访前在朱刘农村调研时老百姓的回答。

“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就证明咱没白忙活。”这是王永信说的大实话。他说,近年来,朱刘街道党工委把民生大事放在首要位置,社会保障和安全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全面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谈到新农村建设,王永信介绍说,朱刘街道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自来水、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村村通有线电视覆盖率均达到了100%。“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今年我们重点抓好村级路网建设,将24条村级道路纳入道路网格化工程,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并全力支持潍日高速建设;全力推进昌乐二中新校建设,加快校舍标准化创建,新建魏家庄小学,争取年底前投入使用;加快‘天网’工程建设,实现街道电子监控全覆盖;大力倡树孝顺、诚实、实在、实干‘一孝三实’新风尚,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坚持不懈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确保合法生育率98%以上。”王永信书记如是说。

“坚持群众第一、基层第一、弱势群体第一的理念,建立大保障机制,集中资源积极稳妥做好困难群众、失地农民和下岗职工的救助工作,每年拿出100多万元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没有一个家庭因病致贫,没有一个孩子因贫辍学。”王永信介绍,他们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保新农保和新农合覆盖率全部达到100%,并且免费为老人办理银龄安康保险。

“生活指数提高了更要稳定安全,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让群众满意。”王永信告诉记者,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实行分级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研究调度、风险评估、排查整改、应急处置“四个机制”,坚持安全稳定“日排查、零报告”制度,加大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有效杜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还加强社会治理,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社会治理机制,发挥矛盾调处中心作用,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廉政为民,建设务实新团队

行走在朱刘的大街小巷,廉政文化宣传随处可见。“近年来,我们把廉政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始终坚持廉洁从政,这一点,朱刘的老百姓最有体会。”王永信书记说,他们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五个更加”的要求,认真查找解决“四风”问题,深化完善“干部回家”帮扶发展和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开展“大走访”“走基层、连民心、纳真言”“街道畅听”“联系服务集中行动月”等活动,努力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环保、民生、基础设施、环卫、组织建设、机关管理等问题,确定了七大重点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王永信告诉记者:“我们街道的教育实践活动于今年3月份全面展开,已经组织集中学习培训4次,走访群众8900多户,征求意见建议400多条,办理各类实事120余件,帮助群众解决难题80多个,化解矛盾纠纷20多起,总的来说收获颇丰。”

“有好干部才能有好队伍,培养好干部就离不开作风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脚踏实地抓起来。”谈到队伍建设,王永信表达得铿锵有力。按照他的话说,这叫“队伍建设不含糊”。他说,街道上下严格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各项规定,专项治理“庸懒散浮”,要求领导干部队伍做到带头加快发展、带头服务人民、带头加强学习、带头廉洁自律“四个带头”, 机关干部队伍强化制度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三种意识”,支部书记队伍提高发展经济、化解矛盾、为民办事“三种能力”,全面提速、提效、提升。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勇于攻克痼疾、突破藩篱,以强烈的激情、责任心和事业心开创工作新局面。同时,他们还不断强化执行力建设,培养干部立说立行、快捷高效的作风,形成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建立重点工作“分线作战”推进机制,将目标责任和岗位责任细化到人,确保各项工作一竿子落实到底,并且加大督查调度和考核奖惩力度,每月调度一次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廉政就要上下一条心,不光自身廉,还要带着基层支部的成员一起廉,这样才能打造出为民务实清廉的好队伍。”王永信告诉记者,他们把廉政工作落实到基层农村,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支持强村带弱村,抓好后进班子整顿转化。推行农村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基础工程,全面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化两新组织建设,推行“兼合式党组织”、党旗引领合作社等模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同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采访的最后,谈到今年的发展目标,朱刘街道党委书记王永信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年,朱刘街道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瞄准提高标准、提升境界、提速增效这一目标,坚持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统领各项工作,突出抓好转调创与5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社会事业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加快建设富强生态幸福新朱刘。

 

【记者手记】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千年前的杜诗,曾给人以无比豪迈的遐想。今日的朱刘,其奋进的气势,亦足以让人大畅胸怀。初生之犊不畏虎,充满青春朝气的朱刘,与改革开放同步前进的朱刘,正进行着崭新的跨越。朱刘街办的领导班子在王永信的带领下凝心聚力谋实事,温暖了民心,点亮了民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朱刘,厚积薄发的态势开始显现,内生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各种优势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目前,全街道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富,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朱刘,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处于更高发展平台,向着“发达城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