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司法厅:“数字赋能+传统筑基”同步发力 帮助临释人员开启新生

  本报讯(记者张勇) “既能学数字技能赶上新趋势,也能选机械操作踏实谋生,政府考虑得太周到了!”江西省南昌监狱临释人员张某手持数字科技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两份用工意向表,难掩兴奋。

  10月15日,江西省司法厅统筹全省11个设区市司法局、100个县(市、区)司法局及13家监狱,同步举办临释人员就业招聘会,主会场设在南昌监狱。招聘会现场促成多名临释人员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为特殊群体回归社会、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写下“江西注脚”。

  此次招聘会创新采用“数字赋能+传统筑基”双轨模式,既聚焦数字经济新机遇,为临释人员搭建融入数字时代的通道,又立足传统产业稳根基,提供适配的就业岗位。在数字赋能方面,1600余名临释人员参与数字技能操作培训,覆盖全省的数字技能服务平台即将完成搭建,未来刑释人员可通过平台承接任务居家灵活就业和依托平台资源组建3—5人“数字新技能微工场”自主创业。在传统产业方面,江西省聚焦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领域需求,开展机械操作、电子装配、服装缝纫、餐饮服务等技能培训,吸引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及省内的300家传统企业,带来2800余个岗位。

  招聘会现场,人社部门设立咨询台,为临释人员提供职业规划指导、社保政策解读;省法律援助中心安排律师团队,解答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劳动权益保障等法律问题,累计提供咨询服务1500余人次;各县(区、市)司法局派出的“安置帮教服务专员”全程陪同,协助临释人员与企业沟通、签订“预就业协议”,明确出监后的入职时间、岗位安排、薪资待遇等细节,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从现有培训成果看,临释人员数字技能操作的准确率已接近行业水平,未来上岗后完全能胜任工作;传统岗位上,他们的实操能力也得到企业认可,这证明‘数字+传统’双轨模式是可行的。”江西省司法厅厅长龚惠民在现场调研时表示,此次招聘会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江西省构建临释人员长效帮扶机制的开端。

  下一步,江西省将持续深化“数字赋能+传统筑基”帮扶思路,以“数字赋能”的创新活力与“传统筑基”的务实举措,为临释人员搭建起“有温度、有前景”的回归通道,让他们在数字时代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新坐标,为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设注入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