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码山西省晋中市“八五”普法实践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深度解码山西省晋中市“八五”普法实践
近日,在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十二审判庭内,一场行政诉讼案件正在公开审理。通过视频信号同步收看的,还有市直32家行政执法单位的500余名干部职工。“庭审里的举证质证环节,比听十次理论课都管用。”晋中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王磊在旁听笔记上写下这句话。
这是近年来晋中市推行“季度庭审公开课”的日常一幕,也是该市“八五”普法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型的生动注脚。
直面普法“三大痛点”
“‘八五’普法启动之初,我们面临着三重困境。”晋中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彼时,全市普法工作存在内容供给“大水漫灌”、对象覆盖“撒网推进”、传播形式“传统主导”的突出问题——农村群众急需的土地纠纷法律知识无人讲解,企业关注的合规风险提示流于表面,年轻人对刻板的法条宣讲兴趣寥寥。
破局之道始于机制重塑。晋中市司法局牵头出台《“谁执法谁普法”三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需求收集—内容定制—效果评估”闭环体系,将普法成效纳入部门绩效考核。“我们要求执法单位既要当‘裁判员’,更要做‘宣传员’,把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晋中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负责人解释道。
庭审现场的“法治课堂”
每周三下午,晋中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视频会议室都会准时开放。在这里进行的“庭审旁听”活动,已成为全市1.2万名行政执法人员的必修课。
这项“一季度一旁听庭审”制度自2023年实施以来,已组织12场专题活动,覆盖市、县两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万余人次。其核心创新在于案件筛选机制——由市司法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组建案例库,重点选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领域的典型案件,确保每场庭审都兼具警示教育与实务指导意义。
“民法典宣传月”期间的一场特殊庭审颇具代表性,全市1100余名村(社区)“两委”干部通过视频旁听了一起宅基地纠纷案件审理。“以前调解邻里宅基地矛盾总觉得没依据,现在知道要先看规划图、查审批件。”榆次区乌金山镇“法律明白人”张建国的感悟道出了基层工作者的心声。
“凤鸣讲坛”的“精准滴灌”
“你们知道出租微信账号可能涉嫌帮信罪吗?”在太原理工大学的阶梯教室内,晋中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李娜的提问引发全场热议。这是“凤鸣讲坛”高校巡讲的第18场活动,专为破解电信网络诈骗高发难题量身定制。
作为晋中普法的标志性品牌,“凤鸣讲坛”依托市图书馆平台,构建起“专家讲法+执法者释法+新媒体传法”的立体模式。自2023年启动以来,市委政法委及相关单位已承办21场专题宣讲,内容涵盖国家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12个领域,通过抖音直播覆盖9.5万余人次。
其创新之处在于“订单式宣讲”机制。市司法局每季度梳理法院诉讼、行政复议中的高发领域,形成需求清单,反向对接宣讲单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养老诈骗防范课、面向企业主的合规经营讲座、走进校园的禁毒教育课……让普法从“我讲你听”变为“你需我讲”。
“我们把讲台搬到了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等需要的地方。”讲坛负责人介绍,2024年推出的“流动讲坛”已深入17个乡镇、23家企业,现场解答群众咨询400余件。
科技赋能的“法治传播”
“彩礼能要回吗?劳动合同怎么签才合规?”打开“晋中普法”抖音账号,这些民生热点问题被制作成15秒动画短片,每条都有上万播放量。这个开通仅18个月的账号,已发布作品156条,开展直播27次,总浏览量突破32.46万人次。
新媒体普法的核心突破在于需求导向的内容生产。晋中市司法局在图书馆建成新媒体普法基地,组建由法官、律师、媒体人组成的创作团队,每月根据“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定拍摄计划。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热点,已推出4期系列微视频,其中《民法典里的继承密码》单条播放量达5.2万次。
“我们建立了四部门协同机制。”相关负责人展示着工作台账,法院、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局每季度共享纠纷高发数据,40余条群众需求被转化为普法选题。在平遥古城景区,执法人员扫码即可调取《旅游执法普法手册》短视频;在社区宣传栏,“晋中普法”二维码与传统海报并存,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特殊群体的“法治护航”
晋中是山西明清晋商的重要聚集地,晋商精神已成为中华商业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从晋商精神在当地早已深入人心。
“太谷饼百年不变的规矩是‘不增不减’,做人做事也该守规矩、讲诚信。”在某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16岁的小宇(化名)听完讲解后若有所思。这是晋中市检察院“驼铃新声·牵手护未”帮教活动的场景,检察官巧妙地将晋商文化与精神和法治教育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针对未成年人这一关键群体,晋中创新推出“文化浸润+法治矫治”模式。组织83名罪错未成年人走进孟母文化园体悟孝道,在晋商老字号感受诚信精神,在现代农业园践行勤劳品格。通过与29家企业签订帮教协议,已有25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或接受技能培训。
在企业普法领域,晋中市司法局发布的《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2025版)》涵盖13个领域499项事项,清晰标注违法风险点与合规建议。“清单就像一本操作手册,帮我们避免了很多经营风险。”山西某食品企业负责人说。而晋中市水利局打造的“普法+监管+执法+服务”模式,更成为全国水利系统的学习样本。
普法软实力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2024年,晋中市政法机关群众满意度升至90.53%,较上年提升1.06个百分点;行政诉讼败诉率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电信网络诈骗破案数大幅提升35.2%。在基层,“法律明白人”队伍已成为矛盾化解的生力军,2024年成功调解纠纷28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2%;在企业,合规指导让行政违法案件下降18%,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稳居全省前列;在校园,未成年人犯罪率较“七五”普法期间下降27%。
“普法不是务虚功,而是软实力。”晋中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晋中市正将普法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推动法治精神融入城市治理的每一个细胞。从庭审现场的沉思到直播间的互动,从企业车间的讲解到校园里的课堂,法治春风正以“精准滴灌”的方式,滋养着这座年轻城市的文明根基,逐步显现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