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法治班主任机制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纪实

播撒法治种子 筑牢“未”来根基

——广西百色法治班主任机制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纪实


  “现在开庭!”法槌声刚落,一场围绕校园欺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庭审辩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民族高级中学高一2418 班的模拟法庭上精彩上演,“法官”手持法槌正襟危坐,“律师”“被告人”“辩护人”激烈辩论……这场由百色市西林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王祖嫣以法治班主任身份精心组织的班级活动,通过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法治实践,在角色扮演中直观理解法律知识。这正是百色市创新推行法治班主任机制的生动缩影——让法治专业力量深耕校园沃土,将法治教育春风化雨般融入青少年日常成长。

  今年以来,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百色市突破传统法治教育“碎片化、临时性”瓶颈,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法学会及教育等多部门,构建起覆盖全市试点41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班主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法学咨询专家、法学会会员及政法干警等群体中精选100名专业骨干,受聘担任法治班主任,化身青少年法治航程的“引路人”,用精准化、常态化的法治教育精心浇灌,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机制创新激活力 法治教育润心田

  “遇到欺凌别害怕,告诉老师、打110,法律是你们的后盾!”在乐业县第一初级中学的课堂上,法治班主任田景明通过生动的情景剧教授学生应对之策,学生们争相举手模拟“求助场景”。这样的互动,是百色法治教育“精准滴灌”的常态。

  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懂法律、喜欢学法律,法治班主任们摒弃了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各显身手,用形式多样的“沉浸式”教育,把法律带到孩子们面前,再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孩子将法治意识入脑入心。

  “鸦片、冰毒、海洛因,无一不是害人精;摇头丸、K粉,暗藏陷阱,沾上一口,毁尽终身……”近日,靖西市委政法委与靖西市法学会联合组织靖西市边境管理大队的“靖边木兰”女警队员们走进壬庄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朗朗上口的快板表演拉开禁毒宣传的序幕。女警们通过节奏明快的唱词,将毒品的危害巧妙融入普法节目中,现场师生纷纷鼓掌喝彩。

  不仅是靖西,其余各地的法治班主任课堂也各有特色,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法治班主任们精心打造形式多样的法治课程——通过播放普法动画、将模拟法庭引入班级、改编情景剧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明辨是非;积极策划并指导学生开展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宪法晨读”正心修身,“法治书画”抒发感悟,“法治故事会”润物无声,“校园法治文化节”全面熏陶;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法律咨询、案例解析、心理疏导等专栏,推送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动漫、微视频……

  “大家都喜欢上法治班主任的课,特别有意思,还能学东西。以前觉得法律离自己远,现在我知道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遇到问题还可以找法治班主任咨询!”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三中学2414班学生龙映宏说。

  龙映宏还自豪地分享了自己“学以致用”的例子:“法治班主任曹良梅老师讲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说凡是自称‘客服’要退款,让先转钱到‘安全账户’的都是骗局。近期我妈妈接到一个电话,说她网购的衣服有质量问题可以双倍退款,让她点一个链接填银行卡信息。我一听就觉得不对劲,拦住妈妈说这可能是骗子。后来我们联系购物平台,果然没有这回事。现在家里人遇到陌生来电,都会问问我,我也能凭着所学帮他们辨别风险。”

  目前,百色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已达100%,在此基础上,全市已在41所中小学校启动“十百千万”法治班主任试点项目,覆盖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三的10个年级。


  多方联动织密网 护航青春守平安

  法治教育的落地,离不开学校、政法部门、家庭的协同发力。在百色,一张“党委政法委牵头、部门联动、学校主抓、家庭参与”的协同网络正在形成。

  市委政法委牵头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按需协调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教育等部门资源。如,检察院干警聚焦校园欺凌、性侵等问题开展专题教育;公安民警走进校园讲解禁毒、反诈知识;司法行政干部开展“宪法晨读”培养;法院法官带来“模拟法庭”道具,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了解法庭审判的流程和法律程序。

  市法学会则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法治班主任工作与“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相结合,创新构建了“校园主阵地+基层联动”的普法新模式。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宪法晨读”“法治书画展”等常规活动基础上,增设独具红色沃土特色的“红色法治故事分享会”,由法学会会员生动讲述右江革命根据地法治建设的光辉历史,使普法教育既彰显“法治硬度”又蕴含“红色温度”。

  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是筑牢学校这一法治宣传主阵地的关键。田林县励志学校校长宋文革说:“学校全力配合,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法治班主任、法治副校长到校讲授法律知识。平时班会课上,班主任也会根据实际,向学生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校的老师们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少了,遇到问题会主动找老师、法治班主任沟通,‘遇事找法’的意识在增强。”

  家庭的参与同样重要。龙映宏妈妈深有体会:“法治班主任和副校长带孩子入门,我们家长跟着补了课,让家长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孩子法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孩子不仅自己守规矩,还成了家里的‘小普法员’。家里常一起讨论‘这事合法不’,全家都在学法律、守规矩,我很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


  长效筑基防未然 法治屏障护未来

  “法治教育不仅要‘鲜活’起来,更要‘长久’下去。”为此,百色市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确保法治护航不松懈。

  百色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方志高介绍,为了组建优良的人才队伍,百色市创新法治教育机制,出台《百色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实施细则》和《法治班主任试点工作方案》,并由市法学会牵头组建法学专家评审组,制定严格的法治班主任选聘标准,还从法学研究人才库中推荐15名专家加入法治班主任队伍,确保每一位法治班主任既懂法律又懂教育。

  在制度保障上,百色建立法治班主任履职档案,并实行法治班主任“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聘任”动态管理,考核结果将及时反馈至派出单位及教育部门,与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倒逼法治班主任履职尽责。同时,开展优秀法治课例评选、法治教育研讨会,促进经验交流,提升教学质量。

  聚焦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百色市积极推动法治班主任工作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法治教育+犯罪预防”的联动防护体系:在试点学校周边设立“法治安全岗”;紧盯行业领域及黑灰产业链,加强监督管理和联合执法检查力度,整治规范涉未成年人领域不合规经营行为;联合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排查处置风险隐患,持续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46次,排查出233个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192个,正在整改41个,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持续净化。

  在权益保障层面,协调司法行政部门,为学生及家庭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深入开展全市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依托“护苗”专项行动,涉立侵害涉校涉生合法权益问题线索举报平台,定期开展师德师风违规线索排查,及时预警、深入核查、有效处理;在价值引领方面,依托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等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红色法治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重走红军法治路”实践活动,实现法治精神培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契合、同频共振。

  据悉,今年以来,百色市法治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752场次,覆盖师生及家长67.9万人次,推动涉校案件显著下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据当地公安部门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涉未成年人诈骗案件26起,均未涉及百色市在校生;涉未成年人涉毒案件1起,同期2起,同比下降50%;校园欺凌报案数97起,公安机关排查涉学生欺凌事件13起,同期23起,同比下降43.48%。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试点范围,打造更多精品法治课程,让法治种子在每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方志高表示,百色将持续深化法治班主任机制,以法治护航青少年成长,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建设平安百色、法治百色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