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凌云县法学会开展“法治与师德第一课”
本报讯(记者韩美玲 通讯员田维勤)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法学会积极发挥法治智库与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法学咨询专家、法治副校长(法治班主任)走进校园,集中开展“警钟长鸣·清风相伴”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覆盖教师1700余人、学生1.1万人,为新学期校园育人工作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
为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法学咨询专家紧密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校园实际,采用“案例讲解+互动问答+情景模拟”授课模式,围绕防范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重点内容展开讲解,针对真实案例中的法律关系、法律后果进行深度剖析,精准解读相关法律条文,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生动的生活指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法治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学法明礼、守法笃行”的行为准则。
为聚焦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法学咨询专家结合近年来教育领域发生的典型师德失范案例,通过专题宣讲和座谈研讨的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从法律风险防范角度,明确师德建设的底线要求与教师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法治素养与职业敬畏感,推动其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清正师风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此次活动是凌云县法学会深度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实现了法治教育与师德建设的“双向覆盖”,有效提升了法学专业力量、政法单位与学校联动育人机制的专业化水平。
下一步,凌云县法学会将继续发挥组织优势与人才优势,健全法治副校长(法治班主任)工作机制,推动法学咨询专家常态化参与校园法治建设,为平安、法治、文明校园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撑和法治实践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