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护企惠企纪实

警企服务“四个零” 点燃助企“新引擎”


  盛夏8月,走进四川省眉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只见这里厂房鳞次栉比,生产线运转不停,运输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作为眉山市“1+3”主导产业发展的集中地,在欣欣向荣发展图景背后,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更离不开公安部门的倾力护航。

  “公安政务‘零公里’,园区政务‘零换乘’,综合检查‘零滋扰’,矛盾纠纷‘零上行’。”眉山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警企服务中心墙上,醒目的“四零工程”是当地护企惠企的行动指南,更是提升服务质效的真实写照。


  公安政务“零公里” 暖心服务零距离

  “我们公司有7名员工将前往印度尼西亚出差,但护照即将过期,怎么办?”今年4月,一企业工作人员焦急地联系警企服务中心。通过警企服务中心的“加急办”服务——原本7个工作日的办结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临行前一天,出差人员全部拿到新护照,顺利出发。

  “我们警企服务中心,就设在园区里,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49项公安业务不出园区,就能一次搞定。”眉山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袁智表示,为破解治理难题和提升服务水平,眉山高新公安会同园区管委会在企业最集聚的位置,创新设立了全市首家综合型警企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警企服务中心为辖区75家企业提供了160多次公安业务,实现了企业“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园区政务“零换乘” 纾困解难“连心桥”

  “太感谢了,没想到你们能这么快解决我们的大难题。”7月下旬,园区一企业需紧急申请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要到多部门“跑手续”。

  警企服务中心立即组织专业民警上门,为企业全流程指导,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最终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流程,较常规时限提速90%。

  “目前,我们公安政务与园区政务有18个交叉项,这些项目,警企服务中心均可代预约,今年以来,我们已代企业预约了17次。”袁智表示,企业通过警企服务中心,享受“一揽子”服务,实现“园区政务零换乘”。

  同时,警企服务中心的12名民辅警都是园区企业的“联络员”,他们定期上门走访,了解企业的问题和诉求,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警企服务中心共走访企业486家次,收集反馈企业诉求及建议31条,解决企业困难25个。


  综合检查“零滋扰” 营商环境更优化

  “从监控画面看到,你们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未严格履行‘双人双锁’制度……”今年4月,警企服务中心通过小微天网线上监测,对涉民爆、易制爆、剧毒、易制毒企业开展线上检查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联系企业进行整改。

  “以前我们平均一个月要接受各单位检查5次以上,现在通过警企服务中心综合统筹联合检查,月平均检查次数降低为1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一家化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综合检查零滋扰’规范的是执法,保障的是安心。这样才能让企业有更多时间专注于生产发展,而不是疲于应付检查。”高新区公安分局政委汪佳翔表示。

  近年来,眉山市高新区公安分局依托智能监控、大数据技术建立了非接触式企业监管模式,尤其是在强化涉企金融风险监测、排查和预警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既做到“无事不扰”,又做到监管工作“无处不在”。


  矛盾纠纷“零上行” 平安和谐促发展

  “他们都是有经验的老员工,你们如果要招工,可以优先考虑他们……”7月30日,警企服务中心正为53名员工找“新东家”。

  园区一企业因涉嫌非法集资面临倒闭,这53名员工也即将失业,大家情绪激动。警企服务中心获知该情况后,主动作为,把矛盾化解在无形之中。

  据记者了解,在高新区公安分局辖区内,有232家企业,2.5万流动务工人员。如何最大限度降低矛盾纠纷?警企服务中心紧扣工业园区实际,抓住辖区30余家规上企业,看牢经营困难、管理混乱、涉事涉案等重点企业,进一步深化警格管理制度,将企业集中片区划分成14个警格,建立相邻企业联巡联防联控联通机制,不断建强前端风险感知体系,提前预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警企服务中心还整合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各类法律服务专业力量,构建矛盾纠纷调处闭环,提升源头化解率,真正实现园区矛盾纠纷“零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