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园丁”赖家明:以责任为笔,书写温暖与力量
法理护苗二十载 两鬓染霜终不悔
“赖老师,我考上大学了!”“赖老师,我找到心仪工作了!”……打开手机,看着一条条带着温度的喜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人民检察院原检察官赖家明笑逐颜开。这些字里行间满是喜悦的消息,是他二十载倾心帮扶青少年路上最珍贵的收获。
在永福这片土地上,“赖老师”是一个带着温度与重量的称呼。走进设在永福县检察院的“赖老师工作室”,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焦虑的家长眼圈泛红,无助或迷茫的孩子低着头,将成长的烦恼——青春期叛逆、亲子隔阂、迷茫困惑——悉数倾诉。赖家明从不急着打断,他安静地倾听着,时而点头,时而做着笔记。待到倾诉人情绪平复,他才温和发声,用平和的语气拆解问题,给家长支招如何换位思考,对孩子讲清成长里的弯弯绕绕。那些纠缠心头的“结”,常常就在润物无声的对话中被悄然解开。这份源自责任与专业的温暖,早已超越工作室的有限空间,融入无数孩子曲折却向上的成长轨迹。
现任永福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永福县“呵护未来”志愿服务队队长赖家明,曾任永福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三级高级检察官助理,以他名字命名的“赖老师工作室”是他多年工作的核心阵地。这间小小的工作室,折射出巨大的担当与荣光:“赖老师工作室”和赖家明曾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贡献奖、“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提名奖、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一等功、入选“中国好人榜”、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贡献个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回望21年的坚守,赖家明和他的团队行程10多万公里,为200多所大中小学上了2200多节法治课,引导未成年人知法守法,共有100余万人次接受法治教育,帮助未成年人2800余人次,接待学生家长4000余人次,收到各界感谢信函、来电、来访累计超1万次(封)。
为迷途者点亮回归的灯
时间回溯至2022年。赖家明受邀到桂林市一所中学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课罢,一位身心俱疲的父亲找到了他。“赖老师,我儿子正在上初二,他曾8次偷东西,4次被带到派出所教育。我彻底绝望了,您看他还能挽救吗?实在不行……我就……”父亲欲言又止,心碎不已。赖家明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能放弃!他是你的孩子,也是国家的未来。我们一起想办法。”此后,赖家明对这个少年展开了密集的跟踪帮教。
2023年正月初七,新年上班第一天,赖家明收到了少年的微信:“赖老师,我想去看看您。”赖家明心想这孩子变了,也懂事了,于是还特意邀请县融媒体的同志一起去车站迎接。见面时,身着便服、剃了板寸头的少年恭敬道:“赖老师,新年好!”未等喜悦,紧接着的一句话却浇了盆冷水:“赖老师,年前我又被派出所抓了。”久经阵仗的赖家明一时也难掩愤懑:“你为什么总不改,犯错了还好意思来找我。”他说:“我想变好,我相信您能帮我变好!赖老师,求您再帮我做一次思想工作,好吗?”赖家明眼睛一热,所有怒气顷刻消散。那一刻他深知,倘若连这最后一道微光也熄灭,孩子只怕真要坠入深渊。
赖家明承诺:“好,我们再努力!”此后又是数十次思想交流、行为纠偏的不懈引导。一年后,这个曾被贴上“小偷”标签的少年,如愿参加中考,并凭借自己努力考入了桂林市一所不错的高中。接到录取通知书当天,他径直赶往永福,将那张象征人生转折的薄薄纸张郑重递给赖家明:“赖老师,这是给您的纪念。”听着少年坦陈志向——“我想保家卫国,要念国防科技大学。”赖家明心中顿觉释然与欣慰。赖家明知道这些年的不离不弃,数十次的帮教,已经让这个孩子重新回到了正常的成长轨道。赖家明从检21年间,这般被其拉出泥潭、改变命运的“迷途少年”已超过400人。
为受害女童注入新生希望
一对神情崩溃的中年夫妇冲进“赖老师工作室”。他们年幼的女儿在同村遭遇多次性侵,虽已报警,但嫌疑人未被及时羁押。更令其绝望的是,嫌疑人家属到其家中威胁,并请律师介入,要求他们出具谅解书。这如同巨石压顶,让一个家庭濒于崩溃。这时有村民提醒他们可以去检察院找赖老师。了解情况后,永福县检察院提前介入案件,引导公安机关高效、规范取证。铁证如山后,嫌疑人被依法批捕。端午前夕,心怀感激的夫妇在县妇幼保健院门口拨通赖家明电话,执意想以自家养的鸭子致谢。赖家明婉拒并坚定地告诉他们:“守护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天职。请相信法治,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随后,赖家明不遗余力地为女孩协调司法救助,并联系其就读地检察院与妇联,建立长期心理疏导帮扶机制,致力为她驱散阴霾,点亮新生希望。
帮助少年戒除网瘾 实现人生梦想
高中沉迷游戏的小于,不甘学业荒废陷入痛苦。他主动叩响了“赖老师工作室”的门:“赖老师,这本书请替我保管,将来我拿录取通知书认领……”
在赖老师和班主任的引导下,小于决心放弃游戏,他郑重地将当时最心爱的书籍交给赖老师保管,约定未来要拿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取回这本书。
这份沉甸甸的约定,成为他奋力向上的灯塔。抵住诱惑,刻苦耕耘,最终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心仪的大学。当带着锦旗和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赖老师工作室”时,他再次许下约定——等到大学毕业后,他会回来与大家相见。四年时光匆匆,小于带来即将加盟某上市科技公司的好消息。他说,“感谢赖老师,谢谢您拉了当初迷茫的我一把。”而今,他的蜕变故事已成为赖家明鼓舞更多迷惘少年迷途知返的榜样力量。
引导被欺凌学生走出困境
小阳曾是被欺凌阴影笼罩的折翼天使。初二时,同学的欺凌如冰冷的潮水将她淹没,无奈休学在家。后经熟人介绍,他们来到“赖老师工作室”。在赖老师的疏导和关爱下,女孩走出了困境,重新回到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桂林市重点中学。今年,她以短信的形式向赖老师报告自己考上厦门大学的好消息。青春的遗憾彻底改写,她也将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2024年10月14日,赖家明正式从检察院退休。退休前,他专程回到母校给家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法治课。看到那些凝望着他、热泪盈眶的双眸,看到课后孩子们送上的歌曲《记住你》,往昔岁月瞬间浮现——18年前140多名留守儿童用稚嫩的童声齐唱国歌的澎湃场面。离开时,孩子们不断追问,给他写字条:“赖老师,您为什么要退休呀!您退休了还会来给我们上法治课吗?”相伴多年的志愿伙伴也问:“赖老师,您退休了我们还想和您一起去为孩子们服务,您还会做吗?”当时赖家明并没有给出自己的明确答案。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也是湘江战役发生90周年。当赖家明来到湘江边,站在红军突破湘江的大坪渡口,望着曾水流呜咽、如今愈发开阔平静的江水,赖家明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90年前革命先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奉献精神,仿佛穿越时空在叩问灵魂。那一瞬间,他豁然通透: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筑路,完成了那一代人的长征;而呵护祖国的明日朝阳健康茁壮,守护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正是自己毕生选择、矢志不渝的长征!未保事业的薪火岂能因个体身份转换而熄灭?它必须接续、燃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2025年这个意义非凡的年份,在赖老师和团队精心打造的一堂特殊的爱国法治教育课课堂上,孩童们观看保家卫国军人的影像,聆听退役老兵的亲述,清澈的眼眸愈发坚定。有孩子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下稚嫩却铿锵的话语:“爱国就是护我们的家”——赖家明欣慰地看到,家国情怀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
如今,赖家明在培养更多的“老师”来接过法治课的接力棒,更多怀抱热忱的身影加入成为新的“老师”。他们从赖家明手中接过这份职责与担当的接力棒。未来的路上,必将有更多步履穿行城乡,更多温情呵护童心。法治的理念、爱国的种子、责任与温暖的薪火,就这样一棒接着一棒,在守护祖国幼苗的路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些小小的微光终将汇聚成燎原的烈火点亮孩子们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