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单位护航中外游客乐享壮美广西
法治护航边关游
今年暑期,全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假日经济活力蓬勃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出“壮美广西 秀甲天下”的魅力,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其中,“边关风情旅游带”凭借其独特的异域风情和人文景观,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广西与越南接壤,拥有长达102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涉及崇左、百色、防城港三市八县(市、区)。边境地区居住着壮、汉、瑶、苗、京等多个民族,多元文化交融,构成了一道别具一格的国门风景线。近年来,广西边境城市立足区位优势,深挖“边关游”潜力,推动国门旅游热度持续攀升。防城港、百色、崇左等地依托跨境风情,精心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使国门从地理边界升级为旅游发展的“增长极”。
法治护航,方能畅游无忧。为保障游客安全,广西边境地区政法机关强化法治保障,优化旅游服务,全力打造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在这片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关山水之间,既能欣赏到壮美的自然风光,又能享受到安心、舒心的旅游服务。
“数据赋能+人力续航”,畅享丝滑通关体验
暑期旅游,安全与便利成为游客出行的首要关切。对此,广西积极强化边境旅游服务保障,采用“数据赋能+人力续航”方式,陆续推出多项便利措施,确保中外游客通关顺畅,让边关之旅更安心、更舒心。
今年7月24日,靖西市化峒边境检查站,过往车辆“秒速”过关。民警黄鑫介绍,以前人工查验一辆小汽车需要1分钟左右,容易造成拥堵,现在使用智慧通关系统,司乘人员对着屏幕刷脸即可完成身份查验,既快又准。
目前,广西各边检站启用的智能查验系统,具备分流、验证、识别、开闸等“一站式”查验功能,对人车“秒级”识别。同时,依据系统车辆分析数据,采取“白名单抽查”“备案一站通”等举措,有效提升查缉速率与质量,极大地方便群众和游客顺畅通行。
“一路通畅”是许多游客的共同期望,也是广西服务边境游的努力方向。“路堵心塞,路通心畅。”广西急游客所急、办游客所需,为了让游客在办证、通关等方面更便捷,一方面加大信息科技建设投入,以大数据赋能查验等环节;另一方面投入更多人力和时间,全天候为游客服务,全方位提升旅游体验感。
事实上,早在2023年,防城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就在全国率先推行互联网全流程边境游自助办理。游客通过网上申请自动预审、“后台人工+自动审批”相结合,将18个申领流程压缩重组为5个。游客线下到服务大厅办理相关业务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即可完成边境游办证排队叫号、办理查询、业务缴费、面见领证等,办证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5分钟,实现一次申报、立等可取。多年从事边境游的导游张女士感慨:“以前带团最怕通关排队,现在有‘数据跑路’,效率高多了。”
凭祥市作为边境游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其边境游人数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从2023年全年的16000多人次激增至今年上半年的近51000人次,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边境游目的地之一。面对这一变化,凭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迅速响应,采取预约办证、面见后置等措施,将受理工位由7个增至16个,推出延时服务,努力缩短游客办证时间。凭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蔡伯明表示:“只要游客满意,我们再累也值得!”
此外,作为国家一类双边口岸的爱店口岸也在今年创下新的通关纪录。据统计,截至7月6日,爱店口岸今年已验放出入境人员突破30万人次。为更好保障中外游客顺利、快捷通关,爱店边检站优化查验模式,科学预判客流量,增配引导岗位,动态调整查验通道,有效减少了游客的等候时间,确保每位旅客都能享受即到即检、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
“多元普法+公正司法”,平安相伴安心游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边境口岸不仅为中外游客提供高效通关服务,而且执勤民警还会在查验间隙送上精心准备的“法治大礼包”——通过多语种宣传册、案例讲解等方式普及出入境法规和防诈知识,让游客在畅游边关的同时筑牢安全防线。
7月20日,友谊关口岸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此地的边检站特别组建普法小分队,向游客发放《边境旅游法治手册》,手册上有禁止携带物品清单、跨境纠纷处理指引等。重庆游客高先生赞不绝口:“移民管理警察提供的微笑服务、安全提示和快捷通关,真的太‘巴适’了!”
一位计划从中国采购小型家用电器带回越南销售的商人向我国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我准备从中国购买一些小家电运回越南售卖,但对中国的法律不熟悉,时常担心触犯中国法律。”对此,我国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耐心安慰他:“不用担心!我们会把在中国停留、经商期间,接触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手续办理流程都告诉你。”这一幕发生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普法活动现场。当天,大新县司法局联合移民管理、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为越南籍边贸人员开展现场普法活动。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边境旅游的魅力,既在于独特的风景,更在于可靠的安全。我们以法治作保障,努力让游客放心来、开心游。”在形势复杂的边境地区旅游,游客对安全更为看重,广西着眼打造最安全的边境游目的地,围绕游客安全需求,从加强边关多元普法入手,坚决抵制偷渡、走私、毒品违法犯罪等行为,全力构建平安边境,旅游秩序进一步规范。
位于靖西市的龙邦口岸是广西通往越南及东南亚国家的关键陆路通道之一。龙邦口岸所在的护龙村,如今已成为边境线上的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我们村处在靖西边关风情旅游带上。近年来,来村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护龙村党总支书记麻元波介绍,除了丰富的特产外,村里的边关文化和良好治安环境等同样深受游客青睐。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众的法律素养,崇左市在明仕田园等重点景区设有普法站,配备双语普法员。据统计,今年已开展以案释法活动近百场。“跨境旅游要报备,依法依规莫犯罪……”在靖西市,身着民族服饰的“普法山歌队”活跃在鹅泉等景区,用山歌传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边境旅游管理办法》,让游客在体验民俗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广东游客李先生说:“这种方式好,容易记住歌词,也懂了规矩。”
普法有广度,司法有力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沿边地区的司法机关对涉边违法犯罪“零容忍”,坚持重拳出击、常态打击。2024年,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审理走私犯罪案件260件、妨害国(边)境管理案件283件,对犯罪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此外,广西边检总站综合治理边境治安乱象,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一体推进“打、防、管、建、治”,今年上半年打处违法犯罪嫌疑人5500余人,极大地提升了边境地区的整体安全性。
“热心解难+公心解纷”,真情服务赢赞誉
5月10日,一位外籍游客经靖西市龙邦口岸进入中国境内时遇到难题——因未事先兑换人民币而陷入财务困境。
无奈之下,这名游客前往龙邦边境派出所求助。民警了解情况后,迅速帮这名游客联系银行确定兑换事宜,并陪同其前往靖西市区的有关银行协助兑换货币,帮她妥善安排住宿。临别前,她通过手机翻译软件打出“中国警察真棒!谢谢你们!”
游客出门在外,难免遇到困难或意外,最需要理解与帮助。广西政法部门及相关单位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身处地为游客着想,坚持能帮就帮,助力游客摆脱困境。针对涉旅纠纷,他们整合景区“随手调”力量、品牌调解室、专业司法调解队伍及时介入、公正调解。此外,广西与越南广宁省签订旅游合作备忘录,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和紧急情况处理机制;百色市与越南高平省保持工作会谈机制,协同解决问题,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风光满边关,醉美大青山。著名的边境风景大道219国道贯穿龙州县大青山,近年来自驾游游客剧增。崇左边境管理支队大青山警务室顺势而为,特意在楼顶升起五星红旗,让旅客看到后心里踏实。他们还设置青年驿站,免费为游客提供临时住宿、充电、补水、维修工具等服务。民警随时接警出警,去年以来,已帮助30余名遇险“驴友”脱离险情。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投入运营,开创了“一日跨国游”的全新体验模式。游客只需办理一次通关手续,即可穿梭于两国瀑布景区,沉浸式体验异国风情。
“‘一日跨国游’是一次难得的旅游体验,不仅看到了壮观的大瀑布,还感受了浓郁的异国风情,不虚此行。”来自重庆市的高先生说。
今年“五一”,凭祥市发生一起涉及100多名游客的跨境旅游纠纷。由于旅行社操作不当等原因,游客到凭祥后无法办证。凭祥市相关方面耐心向游客解释,并有效疏散。凭祥市人民法院接到游客起诉后,通过类案调解,最终由旅行社赔付每名游客1600元,使纠纷得到妥善处置。
广西的边境旅游魅力远不止于此。近年来,百色、崇左、防城港积极推动通灵大峡谷、百色起义纪念馆、凭祥友谊关、崇左德天跨国瀑布、防城港东兴市万尾岛等旅游景区建设,将边关风情旅游带打造成广西旅游新的增长极,有效提升了边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如今,法治护航下的广西边关,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魅力。绵延千里的边境线上,德天瀑布飞珠溅玉,友谊关城巍然矗立,跨国集市人声鼎沸……这条充满活力的“边关风情旅游带”,已成为无数游客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在这幅动人的文旅画卷背后,广西政法机关始终以法治为笔,精心描绘着安全、便捷、舒心的旅游新图景,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安心领略壮美广西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