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矫正乱象频发,治疗产品竟是化妆品
加盟需谨慎,“包治”不可信
近年来,青少年群体因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依赖、课业负担繁重等原因,近视的发生率不断攀升,视力矫正机构借此“东风”层出不穷,各种声称能够治疗或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神药”“神器”,如眼药水、营养补充品、护眼贴、视力训练仪器等,种类繁多,价格不一,吸引了不少家长和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这些“神药”“神器”,以及通过理疗、穴位按摩、神经修复等手段能否真正实现近视矫正?记者发现,近年来,各类近视矫正、防控以及治疗产品引发的纠纷频发,近日,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合同纠纷案,区域加盟商加盟的某近视矫正品牌的治疗产品,竟然只是普通的化妆品和生活美容仪器。后悔莫及的区域加盟商为此请求解除合同,法院会怎么判?
近视矫正产品竟然是普通化妆品
胡伟(化名)在儿子上小学时发现其近视度数逐渐加深,这让胡伟忧心忡忡。在为儿子寻求治疗时,发现学校周边有多家视力矫正机构,其产品有各类护眼贴、滴眼液、OK镜以及各种营养补充剂等,宣称通过视力训练、穴位按摩等,能矫正甚至治疗近视。
2023年4月,胡伟经人介绍,称郴州市某视力调理中心的视力调理产品针对青少年的近视治疗很有效,建议他带孩子去试用一下产品,该视力调理中心承诺如果没有效果不收任何费用。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胡伟带着儿子来到郴州市某视力调理中心,经过几次“治疗”,胡伟发现儿子的视力真的有所改善。该中心的经营者邱某向胡伟承诺,“我们使用的视力调理产品是广州某公司的‘大品牌’,使用我们的产品后视力可提升至4.8以上,无效全额退款。”
胡伟还从邱某处了解到,广州某公司现在正面向郴州市的一些县(市、区)发展加盟商。想到儿子学校周边的多家近视矫正机构生意红火的局面,胡伟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加盟后还能给自己的孩子免费治疗近视,遂萌生了加盟的想法。
随后,胡伟向担任广州某公司郴州总代理商的邱某支付了加盟费105930元,签订了《区域销售加盟合同》,并按照广州某公司的统一要求装饰店面,成为广州某公司的品牌经销商,且开设眼部护理中心。广州某公司为胡某提供培训和运营支持,并向其发送了相关调理设备和仪器。
但在胡伟实际经营过程中,陆续有多名消费者反映使用相关产品后视力未能达到当初承诺的效果,或稍有改善但最终出现反弹。由于纠纷不断,胡伟也被消费者起诉,后经过法院调解向消费者退回了相关款项。无奈之下,胡伟将邱某及广州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加盟费并退回剩余产品。
宜章县法院受理该案后发现,广州某公司的视力调理产品竟然都是普通的化妆品和生活美容仪器,与医疗器械毫无关联,这些产品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提升视力的功能,其产品更不能替代药品或医疗器械。
宜章县法院审理认为,该案所涉《区域销售加盟合同》、配备的产品及加盟店通过理疗、按摩等手段宣称能够治疗近视,属于诊疗活动范畴。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开展诊疗活动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被告广州某公司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授权胡某加盟经营,已违反了上述行政法规,因此,双方签订的《区域销售加盟合同》属无效合同。最终,宜章县法院判决邱某和广州某公司共同向胡伟返还加盟费103930元(经查明,胡某另支付的2000元系合同签订前其孩子的治疗费,与本案无关),胡某需退回剩余产品。对于已使用的部分产品,法院认为,广州某公司明知产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均以化妆品进行备案登记,无法替代药品进行治疗,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故已使用产品的损失由广州某公司自行承担。
广州某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加盟医疗、保健等特殊行业要谨慎
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易玲认为,该案系一起以加盟为名实施虚假宣传的合同纠纷。广州某公司在未取得医疗资质的情况下违规开展近视治疗业务,通过夸大产品疗效吸引投资者加盟。此类行为不仅构成对消费者的误导,也侵害了加盟商的合法权益。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因加盟视力矫正机构引发的合同纠纷并非个例,这些案例,大多是通过虚假宣传的手段来吸引他人加盟。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例显示,徐某加盟贵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为客户提供视力康复理疗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针对青少年的近视矫正必须具备相应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贵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具备医疗行业执业许可的资质,最终被判解除合同,返还加盟费。
对此,易玲特别提醒,国家卫健委等权威机构明确认定,真性近视(眼轴增长或屈光改变)在现有医疗条件下不可逆,除了角膜屈光手术等正规医疗手段能够矫正近视,尚无其他方法能够彻底治愈近视。市场上宣称能够“摘镜”“治愈近视”的产品和服务,大多缺乏科学依据。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考察加盟医疗、保健等特殊行业项目时,务必重点核查企业资质、产品备案等关键信息,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权威渠道进行验证。对于那些承诺‘包治’‘速效’的项目,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轻信,避免陷入投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遇纠纷,要注意保留完整的加盟资料,以便在日后维权时作为有力证据。”易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