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田:在危险和救人之间,“救人排第一”

扑向双刀的勇士


  时至今日,王志丽还是无法想象,当时已经62岁的父亲,怎么会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勇气,以血肉之躯抱住手握两把尖刀、已经杀红眼的行凶者?

  2022年1月3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牛年最后一天。中午12点左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城西湖乡邹台村,家家户户正忙着准备年夜饭。王友田一家也不例外。鞭炮声中,王友田敏锐地捕捉到一墙之隔的邻居家传来不寻常的哭闹声。

  当时,邻居王某付家中正发生一起恶性伤人案:行凶者范某新将其姑父王某付等四人砍倒在血泊之中。

  王友田和王某付是几十年的老邻居。王某付一家长年在外务工,近几天刚返乡过年。两家之间的院墙不高,顺着墙边的楼梯登上几个台阶,就能看清王某付家院内的情景。

  循声出门的王友田,目光越过围墙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四人,来不及多想便翻墙过去,向王某付靠近。刚走几步,就发现行凶者手持两把弯刀,正踹着王某付家的大门,门内传来女人和孩子的哭喊声。

  王某付院里,除了一把扫帚,再没别的能防身的东西。王友田先拿起扫帚,想吓唬对方离开,可对方一扬刀,扫帚就被砍成两段。

  这时候,行凶者又上前,要捅刺王某付的儿子。手无寸铁的王友田从后面一把抱住范某新,想把他拉开。可对方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王友田已经年过六旬,论力气、论体力,都比不上。范某新猛一转身,就把王友田甩了出去。

  王友田爬起来,又扑上去,从侧面死死抱住想要继续行凶的范某新,使出全身力气把他往门外推。

  这是王友田第二次以血肉之躯抵挡。被死死抱住的范某新,将刀口转向王友田,向他身上猛捅四刀,王友田的头部、面部、胸口都被捅伤出血。

  “我过来以后,看到王友田把那人(行凶者)抱着向外推,那人手拿两把刀,王友田浑身上下都是血。”村民王玉中是现场目击者之一。他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王友田孤身与行凶者搏命的场景。

  而这时,孤身对抗的王友田,终于有了帮手——听到动静的村民们围了上来,先合力将范某新赶离现场,随后又一起将王友田和王某付一家人送往医院急救。最终,王某付一家成功获救。

  王友田因头部、脸部、胸部被捅伤,经诊断为开放性面部损伤、开放性胸部损伤及头部裂伤,经公安机关鉴定构成轻伤二级,且左手中指存在功能性障碍。

  “我们了解后发现,王某付家还有三个未成年人躲在卧室内,如果没有王友田的及时出手,后果将不堪设想。”城西湖派出所所长余世洋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事发后半个小时,赶到现场的王志丽看到浑身是血的父亲,“看不清脸,身上也看不清,全是血。”

  王志丽曾在事后问过父亲:“你怎么有那么大的勇气,上去对着有两把刀的人,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危险和救人之间,救人排第一。”王志丽回忆,平时沉默寡言的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想过你自己吗?万一出不来该怎么办?”

  “我当时已经顾不上自己了,一心想着哪怕是拽住、控制住他一会儿,让地上躺着的人能跑一个是一个,那也行。”

  “听到父亲描述的场景,当时真的好难过。”回忆起三年前的对话,王志丽还是有些哽咽,“如果我当时在现场,会不会像我父亲一样勇敢?”

  尽管难过,但王志丽对父亲会是第一个冲上去的人却毫不意外。这份笃定,来自她对父亲刻在骨子里的了解。“他一直是一个热心的人,有时遇到别人家吵架,他也会主动上前劝两句,希望大家把事情说开。他就是喜欢做这种事情的人,我知道我父亲是这样的人。”王志丽说。

  而在孙女王成菲心里,爷爷一直是一个很能扛事、有决断力、掌握多项技能的人。“他做这件事,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本身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什么事都能解决掉,什么技能都会。”王成菲说。

  时间过去三年了。家人眼中,王友田的身体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断崖式衰老”“越来越容易累了”“做很多事会有些吃力”。这次因为肺部感染,他已经住院治疗两周。但王友田自己却不愿以此居功、不诉苦情,更不把身体的不适归咎于当年的救人之举。

  他告诉记者,虽然身上的伤口让他有一段时间不能干重活,现在干重活也会受点影响,但救人对他的身体和生活“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他更强调的,是那份从未改变的决心:“从没后悔当时的决定,也从来没觉得害怕,我几十岁的生命,没有什么。他们一家人的生命多,还有三个小孩,我(救人时)考虑的是他们的生命。”

  2025年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表彰了60个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个人和群体。王友田的名字位列其中。他是安徽省仅有的两位入选者之一,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王成菲代替住院的爷爷站上了领奖台。当王成菲替爷爷戴上绶带,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时,她代表的是那个在除夕寒风中不顾一切扑向双刀的六旬老人。他朴实的话语——“救人排第一”——此刻,有了最庄重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