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平台经济模式及监管建议”项目形成研究报告
为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本报讯(记者张若楠) 近期,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委托开展的“平台经济模式及监管建议”项目正式结项,形成了《数字经济平台聚合模式监管研究报告》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研究报告》,为我国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
该项目包括“平台经济聚合模式监管”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两个子项目。项目期间,项目组先后赴北京、浙江、广东等地,走访多家头部平台企业,与当地司法行政、网信、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代表召开研讨会,就平台经济新模式和平台经济监管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数字经济平台聚合模式监管研究报告》以电商、网约车和酒旅等领域的聚合平台为典型代表,选取网约车聚合、小程序聚合和场域聚合三种模式作为分析焦点,系统考察了聚合平台的属性、参与主体间的法律关系以及责任划分问题,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领域新兴的平台聚合商业模式及其监管框架。《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研究报告》则针对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监管挑战,系统剖析了现有属地监管模式的不足,并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优化对策,强调平台经济以网络为载体,突破地域限制,呈现跨区域、跨行业特征,其外溢性已超出传统监管范围,亟须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以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
据了解,基于报告相关内容,项目组联合全国工商联有关部门研究形成《关于建议明确网约车聚合平台性质和法律定位的提案》,该提案已作为全国工商联团体提案提交至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表示,基金会将继续聚焦关于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法治实践研究,强化法律与经济融合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开展高质量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服务法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