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法学会扎实推进服务站点工作

“一站一室”双阵地 法润民心大格局


  “谢谢你啊,张主任,楼上的邻居终于同意修管道了,太好了,我的麻烦事终于解决了!”近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晏城街道永嘉社区居民陈巧云拉着法学咨询专家张春钰的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自从有了这个服务站,居民调解纠纷有了‘主心骨’,专家就在身边的感觉真不错。”永嘉社区党支部书记郝阳阳说。

  类似永嘉社区法律微服务站这样的小微服务站点,齐河县法学会已建立了15个,这些“小站点”承担着法治宣传教育、收集社情民意等职责,入站专家成为群众身边“定分止争”的贴心人。

  作为德州市建立最早、成立党组最早的县级法学会,齐河县法学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坚持实施“全员入站(室)”,无论是法学会会员,还是会员发展对象,都要进“站”入“室”参加公益法律服务。

  除了“小站点”,齐河县还建立了驻镇街、校园、专业调委会等3大类工作站共36个,站长由常务理事或理事兼任,每个工作站约5—7人,包含1—2名专业律师。派驻镇街工作站依托综治中心建设,承担法律咨询服务、参谋依法行政、防控化解风险、调处矛盾纠纷、普法推广宣讲、助力平安创建等6项职能;派驻校园工作站与法治副校长合作,持续打造“开学第一课”品牌,助力平安校园建设;派驻专业调委会工作站结合县情实际,注重吸收专业力量。所有工作站活动由站长统一调配,根据志愿、兴趣、特长及工作需要,人员既相对固定,又能临时“组团”,激发法学会会员的热情和活力。

  2023年9月,齐河县人民法院督察室科员王萌萌被派驻黄河国际生态城工作站。在工作中,她与另外5名来自派出所、检察院、司法所以及律所的法学会会员一起,分别参加法治宣讲、矛盾纠纷调解、帮助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等活动。

  “自从参加法学会工作站活动,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很有成就感。”王萌萌说。

  在入站人员的选择上,齐河县法学会立足群团属性,以身体好、素质高、有热情为选拔标准,向政法系统退休老同志伸出橄榄枝,邀请其加入工作站(微服务站)或工作室,深受老同志们的欢迎。

  2023年以来,王玉芝、李敏两位退休同志分别领衔2支队伍,常驻齐河县综治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法律服务。据了解,目前2支队伍已先后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齐河县是德州市唯一的沿黄县,齐河县法学会将服务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工作重点,在黄河国际生态城分别建立派驻工作站和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

  2018年4月,齐河县祝阿镇望岱社区东北街村的187户村民领到了社区新房的钥匙。望岱社区由多个村庄拆迁合并组成,在新农村建设搬迁工作中,齐河县法学会工作站和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团队成员接受委托,针对大规模搬迁容易引发的矛盾提前研判,参与多个村落搬迁安置的重大风险评估和矛盾调解工作,为“无震荡搬迁”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望岱社区选房分房环节为例,为保证公开、公正、公平,齐河县法学会派驻祝阿镇工作站接受镇政府委托,全体成员来到现场帮助工作。会员们充分运用法律专业知识,提前对选房政策文件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分房流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针对群众关心的产权归属、合同条款等法律问题,现场提供专业解答,消除群众疑虑;在房源分配方案制定阶段,从法律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保障分配规则公平合理。他们“一对一”引导群众梳理材料、一次性办结,高效优质的服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36个站点中,还有一个特别站点——在齐河县表白寺镇济北产业功能区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进驻了一支来自济南的8人博士团队,他们被称为“特别法学咨询专家团队”。

  2024年以来,这个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依托“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宣传法律常识、解读相关政策,惠及企业员工400余人。此外,工作室还联合齐河县司法局等单位,为园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针对民营企业需求,齐河县法学会为齐河县总商会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工作站,配备优秀政法干部、法学会会员进驻,帮助推动“商人纠纷商人解”,并以诉调对接、仲调对接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多元纠纷解决渠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该工作方式受到诸多民营企业的欢迎。

  “站、室是阵地,更是舞台,在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党委、政府分忧和为基层群众解难方面,已成为法学会工作独特标识、鲜明特色。下一步,齐河县法学会将进一步坚定法治自信,更加扎实地推进服务站点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齐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法学会会长李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