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级法学社团与区法学会联动夯实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为积极响应北京市法学会工作部署,深度参与各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入驻综治中心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美行业法律咨询服务,日前,北京医美镜医疗美容争议研究与调解中心(以下简称医美镜调解中心)与大兴区法学会及医疗系统相关单位召开交流座谈会,对接沟通中心派员参与区法学会各级基层服务站点工作,研究探讨强化各方作用发挥、深化协同互助合作、提升法律服务质效、法治赋能基层治理的新机制新路径。

  医美镜调解中心为北京市法学会主管的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医疗美容法学研究、鉴定评估与纠纷调解的公益性法律服务组织。会议指出,医疗美容行业专业性强、涉及人多面广,行业内各类纠纷成因复杂、处理难度大。依托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入驻综治中心工作,深化市级法学社团与大兴区有关部门协同合作,推动把优质法治资源覆盖到最基层,是落实市法学会“推动构建市区联动工作机制”要求的务实举措,是有效发挥各方优势、推动纠纷处理端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的有益探索,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护航区域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站点围绕医美机构准入、诊疗规范等开展法律培训与合规指导,从制度层面夯实医美行业健康发展基础,让法治成为医政管理的底层逻辑”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并达成下一步合作共识。具体包括:共同构建“监管+法治”双维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应急+法治”协同机制;努力探索“法治宣传前置+纠纷调解闭环”模式;积极创建“资源联动+精准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普法宣传+法律培训”辅助功能;固化形成“区法学会+区医疗系统相关单位+医美镜中心”常态化互助合作机制等。

  据悉,今年6月初以来,医美镜调解中心积极落实北京市法学会部署要求,主动与各区法学会联系对接法学专家入驻站点工作,已先后与7个区法学会商定具体合作事宜,年底前将实现16区全覆盖对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