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宋慈”晋芳

为死者言 为生者权


  在公众的认知里,法医这个职业往往披着一层神秘面纱,自带距离感和未知感。他们默默奉献于案件背后,用专业和执着,让沉默的死者“开口说话”,还原案件真相,守护公平正义。现任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警务技术一级主管的晋芳,在日常接触中,谈吐得体、举止优雅,很难将这位文静中透着智慧的女性,与长年同尸体、血腥“打交道”的法医形象联系在一起。

  1977年出生的晋芳,作为一位手持柳叶刀的女性法医,在法医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在解剖台的冷光下、在凶案现场的残骸中,她身穿白大褂,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拨开死亡迷雾,用科学和严谨捕捉生命轨迹,如同一朵“刀尖上的玫瑰”,柔美绽放的同时,忠实履行着“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的使命。

  26年来,无论是春暖花开、烈日炎炎,还是秋高气爽、北风呼啸,任凭四季更替,她始终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在破解一个个生死迷局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勾勒出一抹独特的亮色。


  打破偏见、面对质疑,踏出铿锵步伐

  晋芳与法医的缘分,始于1999年。当时22岁的晋芳,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机缘巧合当上了一名法医。

  刚入职的时候,质疑声接踵而至。“小姑娘能抗得住血腥场面?”“干这行太辛苦,怕是坚持不了多久。”……面对这些声音,她默默用行动回应。

  晋芳至今还记得她第一次出现场时的情形。那是1999年9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晋芳当法医还不到两周时间,平定县一涵洞下发现一具男尸。看着焦黑的尸体,闻着令人作呕的怪味,她实在忍不住跑到一旁,边哭边吐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之后的几十个小时,她滴水未进,吃了安眠药仍无法入睡。即使入睡,也会被噩梦所惊醒。在师傅和同事的安慰鼓励下,她反复告诫自己,要用坚强的意志力战胜生理上的反应。

  之后,随着出警次数的增多,她慢慢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心理,在案发现场抽丝剥茧,以女性特有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寻找关键证据,为锁定犯罪嫌疑人寻找铁证。

  晋芳始终坚守在刑事技术第一线,她参与了平定县一系列重特大案件与事故的尸体检验鉴定工作,以及伤害案件的活体损伤鉴定工作,累计检验各类尸体1900余例,检验活体2300余例,检验物证1700余例,出具检验鉴定报告3400余份,为侦办案件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为定罪量刑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面对质疑和挑战,她默默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最终用实际行动还击了质疑,打破了行业对女性从业者的刻板印象,走出了自己独有的铿锵步伐,不断绽放光芒。


  克己慎行、不偏不倚,科学鉴定显正义

  人命关天,这是深植于百姓心中的朴素认知,也彰显着法医在案件查证中的不可替代性。长年奔波在勘查一线,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努力还原事实真相,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这是晋芳矢志不移的法医信念。2015年6月的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晋芳的工作过程很好地印证了这一信念。一对同居情侣因争吵发生意外,男方不慎用刀自伤身亡。痛失亲人的死者家属悲愤交加,坚信是女方行凶。尸体解剖时,发现死者舌骨分离,颈部肌肉有轻微出血,办案人员据此认为,死者系被扼颈昏迷后遇刺身亡。然而,晋芳凭借专业的敏锐直觉,对舌骨状况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翻检比对、深入探究。她研判,死者舌骨分离并非骨折,而是由于舌骨未骨化,系正常生理现象,非外力所致。后续对颈部肌肉的病理检验结论——未见出血,进一步佐证她的判断是正确的:现有证据明显不足以支撑他杀的定性。经各方缜密调查,最终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性。

  一个结论的毫厘之差,就可能改变案件的根本性质。正是晋芳始终秉持的职业操守与严谨入微的专业态度,成功避免了这起错案的发生,守护了司法公正。

  技术工作绝非仅仅是为破案服务,更多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2021年3月,晋芳担任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她向局领导申请,将图像侦查业务从网安大队并入刑警大队。

  两年时间,她协助办案单位破获各类案件1219起,查获人数806人,服务救助群众471人次,为相关部门提供服务438次,利用人像比对系统比对命案积案、非正常死亡、拐卖儿童积案及交通肇事等各类案事件120余次,利用人脸比对系统比中盗抢案件嫌疑人36人86案,为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沉着冷静、笃学敏思,“特殊战场”建功绩

  “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工作中,晋芳牢记殷殷嘱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秉持公平正义,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山西省阳泉市几个影响恶劣的黑恶势力团伙陆续被查处。但侦办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多起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害人受到涉黑、涉恶团伙成员的恐吓,不敢报案或“私了”,在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侦办时,为了将涉黑涉恶团伙绳之以法,需要对被害人进行伤情鉴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晋芳义无反顾,查资料、调档案,回访几年前受害人就医时的主治医生,向医学专家请教,顶着各种压力甚至恐吓,准确及时地提供了法医鉴定,先后配合侦办了张某涉黑案、任某某涉恶案、王某某涉恶案等,出具法医伤情鉴定文书20余份,为阳泉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全面胜利贡献了刑事技术力量。

  从警以来,晋芳凭借过硬的素质、精湛的技术,先后破获了平定县城金泰步行街郭某某强奸案、王某某过失致人死亡案、平定县娘子关镇下董寨村重大交通事故案等案件,利用DNA技术破获杨某某被拐卖案,帮助其成功寻亲。

  为了更好地协助破案,她还潜心钻研,不断在技术破案领域攻坚,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近年来,为了解决法医检验工作中的难题,晋芳会同科室人员不断探索创新,尝试进行司法鉴定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革新,探索将虚拟解剖新技术应用到公安法医工作实战中,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舍弃小家、默默奉献,砥砺前行破谜题

  让罪犯伏法,为死者昭雪,对于工作,晋芳无愧于心。但提到家庭,晋芳坦言内心觉得有愧于家人。

  结婚至今,她总是舍小家为大家,将有限的时间投入繁忙的公安事业中。提及爱人和女儿,晋芳有一些动容,“总是觉得亏欠他们。”无论昼夜晨昏,女儿和爱人都已习惯了她的来去匆匆,习惯了她的缺失陪伴,渐渐地也理解了她的工作性质。作为一名妻子和母亲,她感觉有愧于家人;但作为一名法医,她工作兢兢业业,用行动书写了责任与担当。

  从警26年,晋芳未休过一次年假,一天24小时待岗,有案情随时出发。只要一有案情,她都尽早赶到现场。背着二三十斤重的勘查箱步行很远的路是常事,做尸检经常要连续工作数小时,时常累得腰酸背痛,有时还要挨饿受冻。

  她从刚参加工作时,仅凭一己之力难以翻动沉甸甸的尸体,到现在变得得心应手;休婚假第三天被单位紧急召回,奔赴命案现场;从深夜陪伴孩子的病床前依依不舍离开,加入出警行列……这都成为了工作的常态。

  正是凭着这份执着与干劲,晋芳一路走来收获了鲜花与掌声。2021年3月,晋芳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2022年2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23年12月,被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25年4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至高无上的荣誉背后,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以及人民对她的期许。站在领奖台上,晋芳真情流露:“虽然法医的工作有艰辛、有委屈,但这条路我会怀着信心一直走下去。世人若觉得正义,我会再接再厉;世人若觉得晦气,我亦笑脸相对。既然欣然接受了这份职业,就会发自内心以此为荣。”

  26年的日夜坚守,她已将责任扛在肩上,已将担当融入行动,以女性特有的力量,践行“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的承诺,让每一个无声的生命都能被听见,让每一起案件的真相都无处遁形,始终保持着原有的初心,守护一方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