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公安机关创新“1145”旅游警务模式

绘就平安旅游新画卷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公安机关以花溪区为试点,创新打造“1145”(即搭建“一个平台”、建强“一支枫桥警务团队”、落实“四前措施”、建立“五快机制”)旅游警务模式,实现涉旅重大案件及安全事故“零发生”,为贵阳市旅游发展营造了安全、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


  搭建“一个平台”强指挥

  通过整合景区票务数据,搭建人员分布热力图等,贵阳市公安机关能够实时掌握景区人员变化,实现“一图可视”,适时采取疏导、分流、限入等措施。通过“一屏指挥”,对执勤民警统一编组,实现景区内安保力量“看得见、呼得应、调得动”。制作警务咨询“二维码”,实现“扫码、定位、求助”一体化的“一码报警”模式。


  组建“一支团队”强实战

  贵阳市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旅游警察女子警务队,在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旅游旺季分布到重点景区,发挥“柔性执法”优势;针对部分游客冒险到未开发景区“野玩”等问题,成立旅游警务应急快反队,第一时间响应并开展救援;组建景区联防队,开展咨询服务、安全提示、先期接警、纠纷调解和巡逻防控,截至目前,已成功排查调处涉旅矛盾纠纷170余起。


  拓展“四前措施”强防范

  贵阳市公安机关将安防措施前置,提升景区防范能力。一是旅游安防前置,根据景区“常态、高峰、应急”等不同状态,完善管控方案、应急预案、警力部署及协同联动等勤务模式,实现安防措施的“个性化”设置,确保景区安全防范无死角。二是风险预警前倾,推动“警+医、警+校、警+企、警+银、警+电、警+媒、警+民”联动,接入相关行业部门数据,实现风险联防、事件联处、平安联建。近年来,共高效处置各类警情1.2万余起,有效提升了景区风险防控能力。三是空巡护航前设,积极探索“视频巡查+无人机空中巡逻”新模式,实现景区及周边交通、人流情况的无障碍巡查,进一步拓展安防视野,提升巡查效率。四是应急救援前移,确保人员、装备、器材“三到位”,为游客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保障,切实筑牢景区安全防线。


  构建“五快机制”强效能

  贵阳市公安机关构建快出警、快调解、快查处、快应急、快回访“五快机制”,全面提升警务效能。对涉旅报警采取就近力量到场处置、边出警边核实等方式,确保以最快速度到场处置,将重点景区涉旅警情接处时间从平均10分钟降至5分钟以内,有效提升了警情处置效率;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及涉警投诉治理等责任,第一时间掌握群众需求,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困难,涉旅矛盾纠纷类报警同比下降20.79%,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各类警情及侵害游客人身、财产的违法行为快速查办,提高案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有效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抽调相关警种警力,在重点时段下沉重点景区开展巡逻防控,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确保景区安全稳定;对涉旅警情案件进行全量回访,由当事人对警情处理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征求意见建议,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旅涉警投诉。

  下一步,贵阳市公安机关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让群众更加安全、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不断深化旅游警务模式创新,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阳、法治贵阳,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事业繁荣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