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法学会创新“三三联动”工作模式

以强有力法治供给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和省市法学会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三三联动”工作模式,一体推进自身建设、法治实践和服务企业等重点工作,不断谱写法学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三聚焦”为基石,规范法学会自身建设。聚焦夯基固本,建强基层站点。依托区、街道两级综治中心,进一步整合优质法学资源,建成7个街道级和14个村级基层服务站点。实行品牌调解室与基层服务站点同步建设一体运行,牵头命名、打造“和解荆山”“小牟说和”等9个品牌调解室,评选“金牌调解员”“优秀调解员”21名,最大限度整合法学法律资源向一线延伸,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聚焦队伍优化,创新会员管理。推行“10+N”法学人才培育模式,发挥10名法学专家专业优势,带动各领域法学法律人才加入法学会,并择优组建60人的人才专家库。推行扫码申请入会机制,通过线上发布公告、线下集中宣传等方式,全域招募会员。2024年新发展包括优秀调解员、网格员在内的会员26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聚焦实践应用,强化理论研究。通过考察学习、座谈交流、案例剖析等方式,组织会员分领域、分类别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调研,形成高质量课题报告6篇,其中1篇获评山东省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合格课题,《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高质量发展路径调研报告》为区内规上企业规避风险提供有益借鉴,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以“三融入”为抓手,深化法学会实践效能。突出抓好会员进网格活动,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在推行“三官一律一员”进网格基础上,开展“法润网格·周五有约”活动,组织法学会会员每周进驻网格,扎实开展走访调研,了解群众法治诉求,做好法律解答、政策解释、心理疏导等工作,已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1650件次。发挥法学专家咨询作用,有效融入矛调工作。创新“法学专家+法律巡诊”模式,组建法律巡诊服务团,围绕房产物业、欠薪讨薪等突出矛盾纠纷,开展“点对点巡诊”活动23场次,解答群众咨询450余人次。探索“法学专家+行业专家”模式,专业化调处矛盾纠纷56起,其中3名法学专家主动介入、成功调处的一起重大涉稳劳动纠纷案件,入选省法学会典型案例汇编。创新未成年人保护模式,主动融入专项整治。成立全市首个县级法学会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会,出台工作机制3项,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牵头评选10名优秀法治副校长和一批优秀法治成果,组建“坊护蕾·正青春”法治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20场,惠及未成年人1.2万余人。未成年人保护“五站合一”“五社联动”经验做法,入选《中国法律年鉴·2024卷》。

  以“三服务”为杠杆,激活法学会助企活力。推行“结对包联法”,落实常态化服务。组织公检法司等团体会员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结对联系全区206家规模以上企业,主动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法治进企业”等活动,累计走访企业500余次,解决企业涉法诉求310余件。推行“闻哨而动法”,开展精准化服务。从政法系统精选5名领导干部作为“首接首办”政法专员,开发服务企业“码上办”线上平台,企业一键发送问题诉求,专员闻哨而动,“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已累计接收解决企业诉求45件。推行“暖企护航法”,提供多元化服务。联合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重点任务清单,开展惠企暖企活动。组织律师会员开展“法治体检”,向企业发放《常见法律风险提示》,出具“体检报告”170余份,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30余个。运用“六诊法”精准化解涉企纠纷,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5000余万元的国资控股公司纠纷案,避免了国有资产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