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锋:数字化改革路上的“追光者”

  策划人语:近年来,数字浪潮来袭,诈骗暗流悄然奔涌。当虚假链接化作致命陷阱,当甜言蜜语编织成诈骗罗网时,有这样一群人如中流砥柱般挺立在反诈战线的最前沿:他们是与诈骗分子赛跑的“反诈猎人”,从通话电波中揪出罪犯的蛛丝马迹;他们是用算法筑起数字防线的“代码卫士”,在数据洪流中精准捕捉异常信号;他们还是走街串巷的“讲师团”,把防骗口诀编成趣味小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他们以智慧为刃,以坚守为盾,用心用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即日起,本报特别策划推出人物版“反诈先锋”专栏,拟以人物故事形式,记录下奋斗在“无声战役”里的隐形守护者们的热血征程,展现反诈英雄的责任与担当,以期唤醒更多人心中的反诈意识,共同筑牢全民反诈的铜墙铁壁。


  2月11日,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区分局技术与数据服务中心教导员许锋被授予个人一等功。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中,许锋用代码编织平安经纬,以数据擘画智慧蓝图。他的故事,诠释着新时代“红船卫士”的科技担当,更昭示着中国智慧警务的无限可能。

  近日,许锋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警务建设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必答题,它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时代诠释,数字警务正在将冰冷的代码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红船精神”育初心 数智蓝海写忠诚

  许锋从小就憧憬成为一名警察。儿时的他总爱抚摸姨父帽檐上的警徽,听他讲街头擒凶的故事,成为警察的梦想也在心中慢慢生根发芽。长大后,他学习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程序员。就当他以为自己与这身藏蓝再无交集时,命运的齿轮却在代码与警徽间悄然咬合。

  彼时,许锋还在科技公司工作,因业务需要,为南湖公安开发了多个系统,也正是那时候,他跟公安工作的接触越来越多,心中那股警察梦的火苗又燃烧了起来。当他得知南湖公安社会招考计算机专业民警时,就第一时间报了名。

  2017年,许锋带着“科技报国”的理想,如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七年间,他将计算机专业的“科技蓝”与警察职业的“藏青蓝”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思维擘画数字公安建设蓝图,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曾获评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嘉兴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在南湖区公安分局技术与数据服务中心民警钟辉眼中,许锋既有理科生的过硬技术,又不失文科生的沉稳细腻,是实至名归的“红船卫士”先锋。

  谈及此次获得嘉奖,许锋说,当一等功奖章挂在胸前时,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奖章的温度,更是南湖红船畔七年追光的沉淀。“荣誉属于团队,也属于那些凌晨三点仍亮着的屏幕,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在线时间多了一点而已。”


  数据战场显担当 隐形盾牌护平安

  2024年,乌镇峰会、嘉兴马拉松等重大活动安保接踵而至。许锋的办公室始终亮着“长明灯”,电脑屏幕上跃动的代码如同数字长城,筑起安保的铜墙铁壁。

  经过不懈努力,他主导研发的“风险警情”“智慧护苗”智能预警模型,以89.8%的准确率织就安全防护网。当预警系统成功阻断一起重大安全隐患时,许锋摸着日渐稀疏的头发笑言:“头发可以掉,防线不能破!”

  在马拉松安保“决战”时刻,他凌晨1点仍在调试算法,3小时后已出现在执勤点位。因连日连夜开展安保工作,且安保过程中不停奔波,忽略了给手机充电,直到电量所剩无几,许锋才惊觉必须要充电了。“充电器!充电器!”许锋突然喊了起来,“手机只剩3%的电了,再不充别人就联系不上我了,关键时刻可不能掉链子。”

  同事们都说:“许教导员的生物钟就是‘服务器时间’,永远在线。”在大家心里,这个在安保现场高呼“充电器”的经典画面,已然成为南湖公安“数字战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的征程上,许锋带领团队打造全国县级公安机关大数据实战中心样板;创新打造许锋数智魔方实验室,开创基层公安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打通数字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打造数字化派出所,提升公安各项职能;建设“智安街道”,让百姓安居乐业;研发“浙里反诈联盟”,守住群众“钱袋子”;开发“110帮企”,为企业排忧解难……

  除此之外,许锋还计划打造智慧警务新生态,包括数字中枢“魔方”系统:打通部省市县四级数据壁垒,实现“一云承载、一脑决策、一屏统览”,集成12类核心业务场景智能流转,预计减少基层民警机械式重复工作30%,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探索AI+警务深度融合:以智能算法重构警务流程,构建犯罪预测、动态防控、应急处突等智慧应用矩阵,打造“数字利刃”与“平安基石”的深度耦合,让科技赋能精准打击与民生服务在红船畔书写科技护安的新时代答卷。


  薪火相传育桃李 智慧方阵展新姿

  2021年,许锋如愿开拓了新的工作平台——许锋数智魔方实验室。2021年2月8日,许锋数智魔方实验室成立,主要负责分局系统研发、网络安全和雪亮工程等工作。

  自此,许锋带领4名运维工程师、3名软件工程师及2名网络安全师组成“战队”,集中攻坚技术难题,自主研发实战平台,为打击破案、服务群众、基层基础、治安防控等各项公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已开发上线系统50多个,模型140多个,多个系统模型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应用,业务覆盖多层级全警种,实现了数字化技术反哺基层、赋能实战。

  在许锋数智魔方实验室的墙上,“聚才成林,智护南湖”的标语格外醒目。作为“3311”全员人才计划的首席导师,许锋创新“双师制”培养模式,手把手带出了唐杰凡、秦怡佳等新生代科技尖兵。经其指导的“死而复生”风险预警模型不仅斩获全省数字督查比武亚军,更在全国公安机关推广应用。

  从“智多星”到“智囊团”,许锋带领团队实现技术传承的几何级裂变。如今,“钟辉数战工作室”“秦怡佳数督工作室”等新生力量已挑起大梁,他们研发的“蜂巢式数据治理体系”让南湖公安新质战斗力提升37.6%。

  面对新一代“数字警队”的成长,许锋欣慰地说:“这才是最值得骄傲的‘一等功’!”未来,他希望继续培育科技人才梯队,通过 “青蓝工程”让更多青年民警掌握“数据语言”,让红船畔的数字平安基因永续传承。

  “正如我在实验室墙上写的那句话:‘我们不仅要做代码的编写者,更要成为群众平安路上的追光人’。”许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