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丰法院百堂校园法治课织就未成年人成长防护网

  近日,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人民法院法官晏宗庭作为新昌镇第四小学的法治副校长,给同学们带来一堂《预防校园欺凌》的法治教育课,并向同学们发放了普法礼包。晏宗庭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应对方法,教育同学们既不做伤害他人的欺凌者,也要勇于反抗和求助,并通过互动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这节“普法礼包+真实案例+互动问答”的法治课堂,正是宜丰县法院第100期“青春伴法行 守护少年的你”普法进校园活动的现场。近3年来,宜丰县法院组织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已如春藤蔓发,在青少年心间织就守护之网。


  始于初心,法治种子播撒校园

  2022年1月14日,当第一场“青春伴法行 守护少年的你”普法课堂在宜丰中学开讲时,稚嫩的童声与法律条文碰撞出第一簇火花,鲜有人想到,这场跨越3年、以“守护少年”为初心的法治接力,会成为宜丰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的品牌。

  在法治春雨的滋润下,“青春伴法行 守护少年的你”法治进校园活动在校园的土壤里扎下了根。32所学校的晨光里,法治的嫩芽悄然舒展枝叶。这枝叶连接2万名师生,正是宜丰县法院以司法温度筑牢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屏障,它不仅拓展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更镌刻着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深情守护。


  步履不停,让法治教育“活”起来

  如何让法律条文从纸面走进学生们的心里?宜丰县法院不断创新形式,与团县委、县教育体育局共同启动校园“红色法治代言人”活动,来自27所学校的30名优秀同学脱颖而出,成为校园“红色法治代言人”。在小学,由红色法治代言人演绎的法治情景剧《校园里的“对”与“错”》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明辨是非;在初中,学生们化身“审判长”,坐在模拟法庭的审判席上,以少年意气叩响正义之门,在庄严肃穆中感受法治精神;在幼儿园,“法治童谣”与手指操结合,法治画册与互动游戏巧妙融合,稚嫩童声唱响规则意识。

  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双向奔赴——法治副校长以真实案例剖析情理法理,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让抽象的法律化作枝繁叶茂的生命力。“当有同学让我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法律寄语,鼓励他报考法学专业时,我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可能影响学生人生选择的事。”法治副校长李志雄说。


  普法之路漫漫,育人之心灼灼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精心引导和栽培,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宜丰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邹鸿泰说:“一直以来,宜丰县法院坚持围绕‘院校共建、法治同行’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不同学校的法治需求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精准规划教育方案,在青少年心间播撒法治的种子。”

  3年来,宜丰县法院紧紧围绕少年审判专业化建设,织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护网”,持续擦亮“青春伴法行 守护少年的你”法治进校园品牌。含院党组书记、院长在内的32名干警受聘为“法治副校长”,他们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年龄和需求提供“点单式”服务,开展“菜单式”法治教学、组织“沉浸式”法治宣讲体验,围绕反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毒品犯罪等热点问题,实时更新课程“菜单”,每周常态化、覆盖式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将传统“大水漫灌”授课模式向“精准滴灌”转变。受聘的法治副校长争当“法治教育的宣传员、学生权益的守护员、综合治理的联络员、安全管理的指导员”,对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有目的性的教育,通过互动参与、亲身体验的“融合式”过程,寓教于乐,让法治种子在校园开花结果。

  来路已繁花似锦,法治的云梯仍向更高处延伸,100期“青春伴法行 守护少年的你”法治进校园活动见证了法治信仰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当法治成为青春成长的底色,当万千少年学会用法律铠甲保护自己,这条“青春伴法行 守护少年的你”之路,终将在岁月长卷中绘就更绚丽的法治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