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寒亭区法学会:坚持“三个导向” 推动“两个联系”会员服务活动落地增效

  本报讯(记者牟希同 □薛梅 通讯员王俊锟)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效能提升年”活动,以星级会员规范履职为抓手,坚持“三个导向”,推动“两个联系”会员服务活动走深走实,努力在高品质平安法治建设中展现法学会责任担当。

  坚持实干导向,推深推实“两个联系”会员服务活动。一是高位谋划。全区政法工作会议将充分发挥法学会会员优势,助力平安法治建设作为年度重点改革攻坚任务,区委政法委全体会议定期调度研究,区法学会“效能提升年”活动专题部署,确保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干、问题有人管。二是高标把控。制发《寒亭区法学会星级会员评定标准》,围绕“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工作要求,遴选出20名星级(个人)会员、4个星级(团体)会员下沉村居街道,完成街村层面点位布控,实现工作无死角、服务零距离。三是高效协同。依托原有区街村三级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街道法律诊所6处,新增村居法治会客厅12处。出台《寒亭区法学会星级会员规范履职行为指南》等制度文件4份,切实明确工作目标、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实绩导向,抓紧抓牢“两个联系”会员服务活动。一是当好解纷释惑的服务员。重点围绕婚姻家庭、邻里矛盾、房屋土地等纠纷隐患,统筹开展矛盾纠纷“抄底子”、平安研判“开方子”、定分止争“铺路子”系列行动,充分发挥会员自身专业职业优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二是当好法治教育的宣传员。依托“画乡四季法治地图”整体布局,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同时,建立“周五法治宣传日”固定环节,分批次开展街村干部、企业职工、村居群众法治宣传教育,真正让法治宣传寓于群众休闲娱乐、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20余场次,受众3000余人。三是当好靶向治理的安全员。紧盯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课题,主动联系区检察院、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单位,聚力开展“画乡小风筝”法治宣讲进乡村、进校园活动,持续巩固“爱路护路‘开学第一课’”特色品牌,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路径,提升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坚持实效导向,做优做强“两个联系”会员服务活动。一是助力咨政献策。组织星级会员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及时收集影响基层平安稳定、法治建设的棘手问题和难点堵点问题,依托法学专家优势,分行业领域开展专题调研,目前已针对欠薪欠款、城投债务化解等课题开展研究分析,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法律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护航经济发展。立足辖区实际,重点对中小微企业开展法治服务,着力优化法治体检、法治培训、涉企纠纷调处以及二次法律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质效,助力优化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目前,固堤街道开展试点工作。三是打造特色品牌。主动融入区法学会“画乡法援+”系列工作品牌,着力在助企、创安、惠民、护苗方面发挥星级会员专业优势,持续探索优化可操作、能落地、有效果的工作模式,切实增强寒亭法学会品牌影响力和法治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