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襄汾县景村综治中心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望、闻、问、切”四字诀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景村综治中心围绕“强化基层治理、聚力精细管理、因案施策化解”目标,坚持“望、闻、问、切”工作方法,精准科学划格、整合力量资源、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将基层治理的“成效指数”转变为群众的“幸福指数”,积极打造区域统筹、多方协同、以人为本的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变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望”到位,抓好“党建引领”发力点

  首先坚持“网格制动”,针对村内群众多、巷道多、党员多的特点,将全村网格精细划分为18个巷(微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18名巷长(微网格员),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乡贤等有威望、有影响力的社会力量,组建服务团队,多渠道排查化解矛盾隐患。其次坚持“四级联动”,按照“党建+网格化+巷长制”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形成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四级联动”工作体系。最后坚持“智慧律动”,基本建成了“互联网+党建”及平安乡村、智慧乡村等数字化信息平台,打造网格管理数据库,推进人、地、事、组织等要素进“网”入“格”。智慧大屏首页可满足村庄动态展示,平面图监控点位交互实时展示,重点区域监控通过数字乡村直接展示。


  坚持“闻”到位,把稳“民生实事”着力点

  始终直面群众需求、直奔问题现场,坚持“围着群众转,沉到一线干”,将文化广场变身“说理广场”,针对问题、建议、对策开展现场说、现场办。村“两委”以“村里事”“邻里事”“家里事”为重点,将收集到的诉求、问题及时分类登记、分析研究。联系蒲剧团送戏下乡、扩建卫俊秀故居……一件件民生实事在一线办结,一个个民生项目在景村落地见效。


  坚持“问”到位,把准“回访宣传”关键点

  探索构建“回访+服务+精准宣传”阶梯式巩固工作方法,全力推进群众“事心双解”。定期跟踪回访,对已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台账,实行定期梳理分析,明确调解人员包户回访责任,着重问询当事人调解协议是否履行到位、是否存在新的纠纷隐患等情况。配套跟进服务,针对回访发现的问题及诉求,综合配套情感疏导、履约引导、辅导服务,通过情感角色互换、心理疏通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解开心结,实现纠纷实质性化解。加强宣传教育,适时开展“以案释理”“送法上门”等宣传教育活动,帮助群众培养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习惯,努力实现“化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生动效果,有效破解基层纠纷易反复、易加剧的难题。


  坚持“切”到位,把牢“问题排查”切入点

  借助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推行帮办、代办、领办等精细化服务,在常态化上门走访、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的过程中,自觉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为群众解难题、勤服务,真正让群众实现“小事不出户、琐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把网格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景村综治中心配合村委会广泛收集建议,形成解决方案,把“村里事”“邻里事”当成自己的“家里事”,把重点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促成和谐关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