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突然倒地砸伤路人,由谁承担责任?
家住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的王某在下班后如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回家,途经某处时,路边的电线杆毫无预兆地倒地,王某不幸被电线杆及上面的电缆线砸伤,电动车也遭到损坏。
后王某被送往医院治疗。住院期间,电线杆的所有者甲公司及共同使用者乙公司为其垫付了部分医疗费。之后,王某向两家公司索要赔偿,但因多次协商未果,王某诉至新绛县人民法院,要求两家公司共同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各项损失15万余元。
两被告公司虽愿意赔偿,但对各自的责任比例划分存在争议。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电线在其电线杆上,应承担一半责任。但乙公司认为,其公司的电线虽在甲公司电线杆上,但每年都支付了相应的费用,应承担不超过20%的责任。最终经调解,双方同意甲公司承担80%的责任,乙公司承担20%的责任。
责任比例确认好后,乙公司又对赔偿款的支付方式提出了不同意见。乙公司认为责任不在己方,担心诉讼会给公司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故只同意私下签订和解协议。但私下签订的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王某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我不是一定要告这两家公司,主要是他们迟迟不支付赔偿款,我才无奈起诉的。”王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调解员的提议下,王某表示,若乙公司能尽快支付赔偿款,其同意私下签订和解协议并撤诉。乙公司同意该调解方案,并将3万元赔偿款一次性支付给王某,王某撤回了对乙公司的起诉。有了乙公司这一先例,甲公司也与王某私下达成协议,将12.5万元赔偿款支付给王某,王某收到后撤回了对甲公司的起诉。
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建筑物、构筑物或其设施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致人损害事件时有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该类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原则,即建筑物的施工者、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在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推定其存在过错,对损害结果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法官建议,被侵权人遇到此类情况时,要及时报警或向有关单位反映情况,并保留就医记录、财产损害等相关证据。同时,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管理人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隐患排查,履行好管理和维护的职责,防止“飞来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