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铜陵市努力开创法学会工作新局面
聚焦“五个围绕” 做到“五个强化”
今年1月,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此次大会是全国法学法律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致信,立意深邃高远、饱含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徽省铜陵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和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深刻把握精髓要义,奋发勇为、实干争先,聚焦“五个围绕”,做到“五个强化”,努力开创法学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围绕团结带领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不断强化政治思想统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铜陵市法学会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政治标准贯穿于工作始终。通过组织座谈交流、学术研讨、干部素能提升培训班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研讨会、报告会、课题研究等活动及主管主办的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法学会系统和法学法律工作者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法学会工作的行动指南,确保法学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稳步前行。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强化法学理论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我们坚持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参加“中部崛起法治论坛”“长三角法学论坛”“苏区法制研究论坛”等活动,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加强与属地高校法学院系合作联动,共立项、结项省级重点课题4项,发表涉地方立法问题论文16篇,先后组织申报并获批省级以上有关地方立法研究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地方立法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入选法学研究核心期刊近20篇。推动法学法律专家参加高效能治理工作,完成市政府重大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及合同协议等合法性审查213件,提出审查意见463条。以“法学之智”赋能基层治理,围绕“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先让礼让’工作法”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组织主题征文和交流研讨活动。在内部刊物《铜陵法学》开设“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执法司法实务经验交流”等专题,累计发表文章21篇。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法学会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聚焦防风险、护发展等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高效能治理、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等课题,积极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法律咨询意见建议、解决方案,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围绕巩固提升普法工作实效,不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近年来,铜陵市充分抓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工作,因地制宜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在主城区建成10个法治文化广场、79个法治文化宣传栏、43个法治文化墙、38个法律图书角,为群众打造了一批走近法律、学习法律的有效载体,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宣传氛围。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人工智能、自媒体等新技术、新平台助力法治宣传。持续发挥好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的“前端”优势,推动基层服务站点建设规范化提升,逐步形成覆盖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法学会基层服务网络,全心全意服务好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组织法学咨询专家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宣传服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围绕拓展优化法学会工作平台,不断强化协调联动合力,夯实“智库”人才基础。近年来,铜陵市不断夯实法学法律人才库建设,建立了由97名法学法律专家组成的人才库,明确法学咨询专家劳务费保障机制,实现法学咨询专家工作“有路径”“有队伍”“有经费”,服务党委政府相关事项25件次。加强与地方高校法学院、法律实务部门的联动,建立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搭建法治人才共建、双向学习交流平台。组织面向基层法律工作者的法治培训,已累计培训173场次。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法学会系统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教育引导法学会党员干部以严明的纪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做到敬畏党纪、敬畏国法,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发挥法学会的组织优势,通过丰富学术交流研讨、实务培训、法治大讲堂等形式,为增进法学法律工作者交流互动,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利用法学会基础广泛、人才荟萃、联系面广、自主性强等性质特点,充分强化与政法机关、会员单位、社会团体和高等院校的协作配合,真正把法学会建成“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
围绕法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坐标,不断强化开拓创新能力,接续奋斗再上新台阶。近年来,铜陵市持续深化法学咨询专家工作与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相融合,整合已有的综治中心、“法治超市”等平台资源,凝聚“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合力,统筹推动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规范运作,截至目前,已建成基层服务站点20个,接受群众法律咨询507件次,其中法学咨询专家参与52件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有效法律服务。创新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吸纳法学法律专家作为“第三方”参与评估,为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供参考建议,截至目前已开展评估125件次。创新开展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把站点建在行业协会、企业中间,已建成市法学会服务电商企业工作站、市法学会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站,围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预防应对,制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的参考性指引(试行)》,从企业申报、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等16个方面引导企业预防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323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283件。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创新推动县(区)法学会机构、编制规范化建设,努力把法学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创新打造优质法律服务工作平台,主动延伸法律服务“触角”,为群众、企业提供优良法律服务。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与法律实务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学会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不断助力更高水平平安铜陵、法治铜陵建设。
(作者为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