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发布第五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王蓉)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指引作用,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以高水平司法推动种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法院2024年审结案件中评选出第五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15件对外发布。
这15个案例分别为“冈优188”水稻植物新品种侵权案、“赛雷特”苹果植物新品种临时保护期使用费及侵权案、“天山祥云”蔷薇属植物新品种侵权案、“金粳818”水稻植物新品种侵权案、“红运来”果子蔓属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京糯6”玉米植物新品种侵权案、“先玉508”玉米植物新品种侵权案、“百农207”小麦植物新品种侵权案、“齐黄34”大豆植物新品种侵权案、“油6019”大豆植物新品种侵权案、“莱克思蒂(LEXTEEWS)”等蔷薇属植物新品种侵权案、涉“手撕凤梨”种植合同案、涉知名育种家姓名不正当竞争案、“FL218”玉米植物新品种无效案、涉“荃优822”水稻植物新品种侵犯商业秘密罪案。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具有“案例类型全”“覆盖地域广”“涉及品种多”等特点。15件典型案例包括民事案件13件、行政案件1件、刑事案件1件;既有判决结案的案件,又有调解案件;既有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又有不正当竞争案件和合同案件。这些案例来自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家法院。案例中涉及的既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又有苹果、凤梨、月季、玫瑰等水果和花卉品种。
据介绍,这些案例反映了过去一年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践的丰富和拓展,体现了人民法院坚持严格保护,切实维护创新主体和育种家合法权益;创新司法举措,不断提升司法保护实效;善用多元解纷,努力促成双赢多赢共赢;强化刑事制裁,筑牢种业安全法治防线等四方面的司法导向。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更多标杆式案例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持续优化司法保护机制,努力为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