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王蓉) 虚假诉讼行为违背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扰乱正常诉讼秩序,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阻碍社会诚信建设,社会危害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惩治工作力度,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发布近年来生效的4个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以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指引和行为导向作用,推动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据介绍,近年来人民法院依法惩治虚假诉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现阶段民事诉讼中的虚假诉讼行为仍然时有出现,严重妨害司法秩序,侵害对方当事人或案外人合法权益;有的虚假诉讼案件由于程序衔接沟通不畅,导致虚假诉讼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不能及时有效落实;部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在法律适用标准、刑事政策把握尺度等方面不统一。

  最高法发布4个典型案例包括“刘某秀、李某虚假诉讼案”“何某虚假诉讼案”“唐某祥虚假诉讼案”“段某虚假诉讼案”。这批案例着重明确“针对重点领域有效甄别和及时发现虚假诉讼违法犯罪”“强化虚假诉讼犯罪线索移送和程序衔接体制机制”“严格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依法认定虚假诉讼罪”“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合理确定刑事责任”等审判原则和工作要求。

  最高法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统一案件裁判标准,持续加大对各类型虚假诉讼违法犯罪的甄别查处和依法惩治工作力度,提升案件审判质效,切实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更高需求,为促进社会诚信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