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高峰过后交通安全不能放松

  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春节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3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其中,铁路客运量9612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1.88亿人次,水路客运量935.3万人次,民航客运量1828.58万人次。(2月5日《人民日报》)

  春运被称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迁移”,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回家过年”的传统习俗,使得春节前后成为一年中铁路、航运、公路客货流量最集中、人员流动最频繁的时期。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人们陆续返程复工复产,标志着春运高峰已过。但是,交通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放松,交通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做好春运“后半篇文章”,善始善终打赢春运“保卫战”。

  交通安全思想之弦不能松。春节返程高峰过后,客流大幅减少,人们极易产生松懈麻痹思想。松懈麻痹是交通安全之大敌,虽然大风大浪闯过来了,但风平浪静也会“翻船”。因此,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和广大机动车驾驶员,都必须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充分认识春运后期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防止和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压实安全责任,凝心聚力做好春运后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道路安全风险管控不能松。各地要认真分析当前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加强安全风险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管控措施;加强重点道路路政巡查及公路管养力度,聚焦辖区道路急弯陡坡路段、桥梁、涵洞等重点路段,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加大对农村地区面包车、私人商务客车、“营转非”客车督导检查、巡查,加大对“黑校车”接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上下学违法行为的整治,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同时,还要持续做好降温降雪寒潮防范应对工作,加强重要点位、重点路段、主要时段巡逻管控,把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交通安全宣传服务不能松。各地要组织人员深入辖区客货运企业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与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进行座谈,指导企业落实节后复工复产车辆管理工作,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总之,各地有关部门应以更严的工作纪律、更高的工作标准、更硬的工作作风,保障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标准不降,奋力书写春运“平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