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检察院升级打造未检工作品牌
“蓝小武”画好守“未”同心圆
2024年以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升级打造“蓝小武”未检工作品牌,利用“刑事办案+N”“13456”的工作模式,走出一条司法办案专业化与教育保护社会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构建了“捕、诉、监、防、教”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法治效果。
精细化管理,凝聚工作合力
打造过硬团队,锻造护“未”铁军。“蓝小武”未检工作室以“关心、关爱、关注、守护未成年人”为工作理念,因地制宜培育组织队伍,整合各类专业资源,创建“检察官+法治副校长+司法社工+志愿者+社区主任+N”的观护帮教队伍,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充分发挥“小白杨司法社会服务中心”“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阵地优势,联动社区建成“蓝小武”驿站,对非本辖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临时照料,常态化开展公益活动、暑期普法宣传等工作。
大武口区检察院与区委政法委等部门会签《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实施意见》《大武口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实施意见》等,明确公安、法院、司法、社工等职责,实现多部门有效衔接,开启未成年人司法规范化、社会化全程保护。
精细化帮扶,传递检察温暖
“蓝小武”未检工作室扎实推进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实行对涉案未成年人“双向保护”制度。在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将倾心帮教贯穿未检办案始终。依法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积极为涉罪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全面落实犯罪记录封存等特殊制度。
坚决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根据未成年人罪错行为轻重有别的特点和教育矫治规律,形成“训诫+监护+帮教”的矫治模式,通过训诫、督促监护、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责令“问题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联合公安机关对罪错未成年人建档成册,形成结对帮扶。
将“检护民生”落实到未成年人司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开展“情暖六一·同心护苗”活动,联合社工开展就学就业帮扶。发挥“检察官+社区(村)主任双助理”机制作用,聘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络员65名,深入摸排线索,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关爱帮扶。
精细化服务,打造立体普法
“蓝小武”未检工作室积极适应新时代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需求,抓住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保护需求,稳步更新品牌特色活动。组建“蓝小武”法治宣讲团,实现精品课程“点单授课”,开展法治进校园、进社区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册,覆盖人群达1800余人次。结合关键时间节点,开展预防校园欺凌、防性侵等讲座10余场。
开展“数字未检网络直播”,以检察工作现代化助力网络法治工作现代化,联合公安机关开展普法直播活动。VR助力实现硬件升级,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法治教育展厅、模拟听证、VR体验区等“特色化”实践基地。通过官方微信视频号发布“强制报告、民法典、网络安全”等内容线上普法节目3期。
精细化履职,争创一流业绩
2024年以来,大武口区检察院依法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5件43人。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依法不起诉18件25人,附条件不起诉5件8人。深化检察官与行政机关协作配合,聘请4名特邀检察官助理,以专家辅助人的身份互相配合,协助开展社会帮教及考评工作,积极发挥未成年人维权、教育、帮扶等方面的前沿作用。
以专项活动为抓手,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围绕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文娱市场、烟草售卖等领域的违法经营问题制发检察建议。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监护侵权、故意伤害引发的民事侵权等线索,依法开展支持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