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安县法院: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2024年以来,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民法院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和上级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力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精准发力,全力疏通法治服务堵点,破解企业发展难点,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开展“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先行区改革,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以当好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护航人”为目标,为公安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持续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公安县法院党组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强化府院联动,在“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先行区创建过程中,该院携手公安县委政法委、县人民检察院、监察委员会、司法局印发文件,创新和完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使府院联动达到新高度。
2024年,在公安县委县政府及县人大的大力支持下,公安县法院探索建立了由法院主导、司法部门配合的“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依托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该院联合检察院、司法局、相关行政机关及其他专业调解组织,定期沟通会商、分析研判,梳理通报机制,引导分流涉诉行政争议,促进源头化解,打造“诉前、诉中、诉后”全链条治理体系。
此外,公安县法院还通过对2023年行政审判工作全面总结和认真梳理分析后,发布《2023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成功化解4件行政争议案件,其中1件调解结案,3起当事人撤诉,实现了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高效推进多元治理工作
公安县法院与相关行政机关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重点案件、重点问题、重大矛盾隐患及其他需要及时协调处理的问题进行协商,制定和调整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4年4月,公安县法院向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送《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的司法建议书》,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该司法建议书后高度重视,立即对司法建议书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书面回复了整改情况。6月5日,公安县法院与澧县人民法院携手,在牛浪湖这一两地共管的生态宝地共同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教育基地”,从源头减少行政争议。
为确保“一把手”出庭应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公安县法院与县人民政府共同发布《关于加强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 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文件。自该机制试行以来,在该院审理的案件中已经有三件行政案件实现了“一把手”出庭应诉。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行政机关对司法程序的尊重,也让行政机关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解决争议。
着力推动为民服务质效提升
法治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公安县法院始终将依法保障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通过严格把握“罪”与“非罪”的认定条件,防止经济纠纷被错误地上升为经济犯罪,确保了司法活动的公正与温度。
在审慎使用对涉企人员强制措施方面,公安县法院同样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该院综合评估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采取强制措施可能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因素,力求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另外,公安县法院还积极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和隐患。通过做好审执阶段涉企案件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控预案等方式,有效避免了因办案时机或方式不当而对企业正常生产、工作秩序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针对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公安县法院提出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的司法建议,与企业共同筑起坚实的风险防范墙。
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地企业,公安县法院还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院庭长分包重点企业,刑事法官定期走访企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在营商环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还进一步拉近了法院与企业的距离。
下一步,公安县法院将继续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务实的作风,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办好每一起涉企案件,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核心指标持续提升,依法支持和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努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公安法院样本,助力公安县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