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报道之二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报道之二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维护安全稳定是政法机关的重大职责使命。
近年来,各级政法机关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把捍卫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作为基本方法,把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
一扇门、一站式、一揽子
2021年9月,一件普通工伤赔偿纠纷引起的信访案件,引起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关于县乡两级如何纵向横向高效联动,解决群众遇到问题“来回跑、多头跑”的思考。随后,樟树市借鉴其他地区做法,全面推进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多中心合一”“一站式解纷”,此后类似问题只需进综治中心“一扇门”,就能实现“话有处说、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
近年来,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坚持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以县级为重点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安徽省蚌埠市委政法委为了破解基层普遍存在的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调解部门设置分散、合力不强问题,因地制宜建设集调解、信访、仲裁、诉讼、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司法救助、心理安抚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超市)。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打造该市首家区级标准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以“和润历下”矛调品牌为抓手,26个重点部门入驻,提供调解、信访、仲裁、行政复议等非诉纠纷解决方式和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等服务,形成多方聚力、多调融合、多元化解格局。
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
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和服务管理工作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河南省濮阳市为了破解精神障碍患者排查难、管控难、服务难等问题,建立四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管理网络及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社会心理服务站等机构,形成了全领域、全覆盖、全生命周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管理服务体系。
云南省曲靖市在出台相关地方立法的基础上,健全配套政策和制度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实现在册患者全员参保,符合条件的患者全部纳入社会救助。
加强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和帮助教育,是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政法机关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措施,旨在保障刑满释放人员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湖北省黄石市司法行政部门主动与湖北省内羁押黄石籍罪犯较为集中的监狱签订监地合作协议,将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向前延伸,打通高墙内外,安置帮教和监狱改造一体推进共促新生。
贵州省毕节市通过“一人一档”制度,采取“多帮一”工作措施,建立以乡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干部、当事人亲属组成的帮教小组,共同帮助安置帮教人员。
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
河南省焦作市第37中学是一所专门教育学校,也是焦作市构建的警校共育、社会联动的专门教育的样板。近年来,焦作市创新实施学生心理排查干预、校园霸凌治理、校园公共安全治理、控辍保学劝返复学、特定未成年人矫正治理、阳光学校建设“六个一行动”,预防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既是平安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多项举措,旨在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
北京市法院系统立足审判职能,在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的同时,坚持“专业化+社会化”职能延伸和“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开展社会调查观护工作,针对审判中发现的短板向相关单位发送司法建议,健全完善“社会一条龙”工作机制,以司法之力主动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福建省检察机关协同相关机关促推专门学校建设,引入社会组织和志愿力量参与未检工作,还探索推出“春蕾安全员”和“督促监护令”等创新机制,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司法机关积极履职,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并建立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2024年11月,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从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推动完善法律政策、建立发现报告和信息共享机制、组建“青心护航”法治辅导员队伍、集中开展突出问题整治、关爱帮扶重点群体、健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加强调查研究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政法机关通过不断织密安全网,持续拧紧安全阀,从制度、机制、政策、工作上积极强化安全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